我母亲教学设计.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芒 卡 中 学 语 文 导 学 案
年 级:八 年 级 主备人:李 世 尧 副备课: 备课组长签名:
课 题:第 二 课 我的母亲 胡 适
课 时:二课时 课 型:讲读讨论课 授 课 时 间:2013年3月6日
文本解读:
《我的母亲》是新课标实验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篇精讲课。作者是我国著名学者胡适。原文选自《胡适自传》,是《四十自述》中的一个章节,体裁是一篇传记。文章记叙的是作者中年时回忆自己童年至少年时代在母亲的严格要求和深情关爱下成长的经历,表现母亲无比深挚的爱子之情和宽容隐忍、仁慈温和而又很有刚气的优秀品质,向我们再现了中国传统社会的“母亲”形象,突出母亲对自己深远的影响,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怀念与敬爱之情。
学习这篇课文,在受到人生教育和启迪的同时。能够从中了解和感悟自传的语体特点。这篇文章的语体特点主要是质朴自然,平实中含有真挚的情感,既表现了自传的语体特点,又体现了作者的人格特征。
学情分析:
正处在成长逆反期的学生们对父母有很多不理解的地方,学习本文要使学生们体会作者与母亲的深厚感情,领悟“可怜天下父母心”这种深切的情怀。
学习目标:
1、学会概括事件,从文章所写的具体事件中概括出母亲的品性、特点。
2、体会母爱这种博大的情怀,更深刻地去理解生活中的母爱。
3、学习叙议结合的写法,并能逐步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合理运用。
学习重点:
理清脉络,感悟作者思想感情,了解“母亲”为人处世对作者的影响。
学习难点:
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能说出文章写了几件事来刻画母亲,归纳出母亲的性格特点。
预习提纲:
认真阅读课1~2遍。要求:A、弄清楚人物、故事情节的发展。B、读音准确,口齿清楚,声音洪亮。 C、语言简练生动,表达自然流畅。完成下列习题。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文绉绉( ) 绰号( ) 庶祖母( ) 吹笙( ) 摹画( )
眼翳( ) 舔去( ) 侮辱( )
2、解释下列词语。
(1)责罚:
(2)管束:
(3)气量:
(4)广漠:
(5)宽恕:
(6)质问:
(7)仁慈:
(8)侮辱:
(9)文绉绉:
(10)面红耳赤:
3、读完课文后,用一句话总结概括“母亲”在作者心中的形象。
第 一 课 时
?学习目标
(1)解决字词
(2)了解作者情况及时代背景。
(3)理清文章结构,划分层次,概括内容。
导学过程
一、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学生展示搜集到的有关课文的资料)
(二)明确学习目标(要求学生读预习案上的学习目标)
(三)展示预习成果
展示预习提纲中的3个题的完成情况。
(四)读课文(可听录音、可听教师范读)。
(五)边读边悟,探究问题。
1、理清行文思路,划分文章的结构层次,并归纳段意。
2、课文标题为“我的母亲”,而前三段只有一句提及母亲,似乎与主题无关,为什么这样写?
3、童年是美好的,作者的童年如何呢?
4、作者说受到了母亲极大的影响,表现在哪几方面?
二、教师活动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母亲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师。作者回顾自己所走过的道路,把深情的目光投向母亲,用朴实的文字表达了对母亲深切的怀念。读读这些文字,了解这位学者少年成长的历程,也许对你会有许多启迪。
(二)指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强调)
(三)检查预习情况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文绉绉( zhōu) 绰号( chuò) 庶祖母( shù) 吹笙( shēng) 摹画( mó )
眼翳( yì ) 舔去( tiǎn ) 侮辱( wǔ )
2、解释下列词语。
(1)责罚:处罚。
(2)管束:加以约束,使不越轨。
(3)气量:指才识和品德的高低;指能容纳不同意见的度量。
(4)广漠:广大空旷。
(5)宽恕:宽容饶恕。
(6)质问:责问。
(7)仁慈:仁爱慈善。
(8)侮辱:使对方人格或名誉受到损害、蒙受耻辱。
(9)文绉绉: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
(10)面红耳赤:形容因急躁、害羞等脸上发红的样子。
3、读完课文后,用一句话总结概括“母亲”在作者心中的形象。
“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
(四)范读课文(可放录音、也可教师范读)。
(五)指导小组合作学习讨论,探究问题。
1、理清行文思路,划分文章的结构层次,并归纳段意。
第一部分(1-4段):写“我”的童年,为写母亲做铺垫。
第二部分(5-12段):写母亲的言行,体现对“我”的言传与身教。
第三部分(13段):写母亲对“我”的影响,表现母爱的伟大与我的感激。
2、课文标题为“我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