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实验室工艺研发用切向流过滤技术简介指南.PDF

发布:2017-07-17约7.65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实验室 工艺研发用切向流过滤技术简介 简介 切向流过滤(TFF )是对生物分子进行快速、高效分离和纯化的技术,可广泛应用于免疫学、蛋白质化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 及微生物学等生物学领域。TFF 可对 10ml 至数千升体积的样品进行浓缩和脱盐,也可以用于不同规格物质的分离、收获细胞悬液、 澄清发酵液或细胞裂解液。本文将简单介绍TFF 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实验室和工艺研发中的应用。 什么是切向流过滤? 膜过滤是生命科学实验室广泛使用的分离技术,根据膜的孔径,可以分为微滤和超滤。微滤膜孔径一般在 0.1 μm- 10 μm 之间,常 用于澄清、除菌、微粒的去除以及细胞收获。超滤膜的孔径一般在0.001-0.1 μm 之间,常用于可溶性分子(包括蛋白质、多肽、核 酸、碳水化合物及其它生物分子)的脱盐和浓缩、缓冲液置换以及分馏操作,超滤膜的规格一般采用截留分子量(MWCO )来标 称。 微滤和超滤都有两种主要的过滤模式:1)直流过滤(DFF ),也称为“死端”过滤,进样液流垂直于膜表面,液体100%穿过膜;2) 切向流过滤(TFF ),也称为错流过滤,进样液流平行于膜表面,部分料液穿过膜(滤液),其余料液(回流液)循环回到进样容器。 在 DFF 中,随着过滤的进行,大分子逐渐聚积在膜表面,并堵塞膜孔,降低过滤通量,即使增加压力,也只能将聚积层压紧,而 不能改善过滤状态。在TFF 中,沿膜表面流动的料液会将膜表面由于浓差极化而形成的凝胶层“扫掠”清除,从而维持膜的过滤状 态,保证小分子通过。所以,相比DFF,TFF 更加快速、高效。 如下图所示,直流过滤过程中,进样液流直接穿过膜,比膜孔大的分子聚积在膜表面,形成凝胶,阻碍液流通过。随着过滤体积的 增加,凝胶层逐渐增厚,流速迅速降低。 切向流过滤过程中,样品溶液从进样通道进入,沿膜表面流动通过。切向流模式可防止分子在膜表面聚积而造成堵塞,从而减缓过 滤流速的衰减,显著提高单位膜表面积的样品处理量。 图1. 切向流过滤 VS. 直流过滤 Spectrum Laboratories, INC. 为什么要使用切向流过滤? 1. TFF 设置、使用简单——通过软管和接头将TFF 装置简单地连接到泵及压力监测设备,再将样品加载到容器,即可进行操作。 2. TFF 快速、高效——相比透析,TFF 设置更加简单,也更快速;而与离心相比,TFF 可在更短的时间内达到更高的样品浓度。 3. 可在单个系统内实现两步操作——可在同一个系统内对样品进行浓缩和洗滤,既节省时间,也可避免样品损耗。 4. TFF 可规模放大或缩小——TFF 装置和流路构建可根据需要进行规模调整,处理样品体积低可至 10ml,高可达数千升。 5. TFF 非常经济——TFF 装置和流路可清洗再生并重复使用,只需进行简单的完整性测试,并确认组件及密封完好。也可单次使用后 作抛弃型处理。 切向流过滤能做什么? 1. 蛋白质和多肽浓缩、脱盐 2. 核酸(DNA/RNA/核苷酸)浓缩、脱盐 3. 从细胞培养液中回收、纯化抗体或重组蛋白 4. 从细胞裂解液中回收、纯化质粒DNA 或从全血中回收染色体DNA 5. 分馏稀释蛋白质混合液 6. 细胞裂解液或组织匀浆净化 7. 水、缓冲液及注射剂除热源(去除内毒素) 8. 柱层析样品制备 9. 细胞收获 10.病毒回收或去除 应用 TFF 的主要应用包括浓缩、洗滤(脱盐和换液)以及不同规格生物分子的分馏。此外,TFF 也可用于发酵液、细胞培养液的澄清。 浓缩 浓缩是指从溶液中去除溶剂而保留溶质分子的简单过程。溶质浓缩的程度与溶液体积的降低呈正比,如体积降低一半,浓度即增加 一倍。 进行样品浓缩时,所选超滤膜的MWCO 需极低于目标截留分子的分子量,这样才能保证目标分子的完整截留和高度回收。一般情 况下,膜的MWCO 可以选择为目标截留分子分子量的 1/3- 1/6。如果过滤通量或处理时间是主要考虑的因素,那么可选择MWCO 为目标截留分子分子量 1/3 的膜,以获得更高的流速;如果需要获得较高的收率,则可以选择MWCO 为目标截留分子分子量1/6 的膜。 过滤器与系统安装完备后,即可运行系统。推荐先用纯水冲洗系统,并测试过滤器的水通量和完整性。添加待处理料液,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