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深基坑开挖、支护与降水施工方案.docx

发布:2025-02-04约3.47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1-

深基坑开挖、支护与降水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1)本工程位于我国某经济发达地区,总建筑面积约12万平方米,包含住宅、商业、办公等多种业态。基坑开挖面积约为1.8万平方米,深度约为10米。该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地下水位较高,土层分布不均,施工难度较大。为了确保工程顺利进行,基坑开挖与支护设计尤为重要。例如,在某类似工程中,由于未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和科学合理的支护设计,导致基坑坍塌事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2)根据地质勘察报告,本工程场地土层自上而下依次为:素填土、粉质黏土、砂土层、砾石层。地下水位埋深约为3米,地下管线较为密集。基坑开挖过程中,需充分考虑周边环境,确保施工安全。以某实际工程为例,该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因未对周边环境进行充分调查,导致基坑开挖时周边建筑物出现裂缝,经及时加固处理后,才避免造成更大损失。

(3)本工程基坑开挖及支护设计遵循《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等相关规范要求。基坑支护方案采用复合土钉墙支护结构,结合锚杆加固和喷射混凝土护面。基坑开挖分阶段进行,以确保施工安全。基坑降水采用管井降水,预计降水深度可达5米。以我国某大型商业综合体工程为例,该工程基坑开挖面积为2.5万平方米,深度为9米,采用类似支护设计,经过近一年的施工,成功完成基坑开挖与支护任务,保证了工程顺利进行。

二、基坑开挖与支护设计

(1)基坑开挖与支护设计是本工程安全施工的关键环节。根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基坑深度10米,采用分层开挖方式,每层厚度不超过2米。支护结构设计采用重力式挡墙,基础采用桩基础,以承受土压力和水压力。在重力式挡墙设计中,墙厚0.8米,基础桩直径1.2米,桩长10米,确保了整体结构的稳定性。以某住宅小区基坑工程为例,该工程同样采用类似设计,成功通过了深基坑开挖和支护的考验。

(2)为了提高基坑稳定性,设计中对支护结构进行了加固处理。在挡墙背后设置土钉,间距为1.2米×1.2米,深度为2.0米。土钉采用直径20毫米的钢筋,屈服强度不小于420兆帕。此外,在基坑边缘增设钢筋网片,间距为0.5米×0.5米,以增加结构的整体抗拉性能。某商业综合体基坑工程中,类似加固措施的应用显著提升了支护结构的承载能力和抗变形能力。

(3)基坑开挖与支护过程中,对监测数据进行实时监控,确保施工安全。监测项目包括地表沉降、墙体水平位移、地下水位等。本工程基坑监测点设置在支护结构关键位置,共计100个监测点。通过监测数据的分析,可以及时调整施工方案,确保基坑开挖与支护的安全。例如,在某办公楼基坑工程中,通过对监测数据的跟踪分析,提前发现了支护结构局部变形,及时采取了加固措施,避免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降水施工方案

(1)降水施工是本工程基坑开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旨在降低地下水位,减少土体含水量,提高土体稳定性。根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地下水位埋深约为3米,需将地下水位降至坑底以下至少2米。为此,本工程采用管井降水方案,共计设置管井50眼,管井直径0.6米,井深根据地质条件及地下水位情况确定,一般在15米至20米之间。

管井降水系统主要由井管、水泵、电缆、变压器、配电柜等组成。井管采用高强度钢制井管,内壁光滑,以提高降水效率。水泵选用潜水泵,具备自吸、自排功能,能够在深井中正常工作。电缆采用防水、耐高温、耐腐蚀的电缆,确保电力传输稳定。配电柜设置在安全区域,配备自动保护装置,防止电力故障。

(2)在降水施工过程中,为确保施工质量,需对管井进行严格检查。首先,对井管进行外观检查,确保无裂缝、变形等缺陷。其次,对井管进行强度试验,试验压力不得低于设计压力的1.5倍,持续时间为1小时,无异常现象。最后,对井管进行焊接检查,确保焊缝饱满、无气孔、无裂纹。

管井施工时,采用钻机钻孔,钻孔直径略大于井管直径,以确保井管顺利下入。钻孔完成后,进行清孔处理,清除孔内岩屑和泥浆,提高降水效果。在井管下入过程中,注意保持井管垂直,防止偏斜。井管下至设计深度后,进行固定,确保井管稳定。

(3)降水施工过程中,需对地下水位进行实时监测,以便及时调整施工方案。监测方法包括水位标尺、水位计等。监测频率根据地下水位变化情况确定,一般每天监测一次。在降水过程中,若发现地下水位下降过快,可能导致周边建筑物沉降、地面裂缝等问题,应及时调整管井数量或井深,以减缓地下水位下降速度。

降水施工期间,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确保施工安全。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施工现场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如安全帽、安全带、防护网等。同时,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巡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隐患。通过科学合理的降水施工方案,确保本工程基坑开挖顺利进行。

四、施工组织与管理

(1)本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遵循科学、合理、高效的原则,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施工团队由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质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