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
本章内容:电路的作用和组成、电路模型、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电源的三种状态和电路中的电位。
1.1 电路的作用及组成
电路:为某种需要,由某些电工设备或元件按一定方式组成的电流的通路。
一、作用
1、实现电能的传输与转换
以电力系统为例。
2、实现信号的传递和处理
以扩音机为例
前者属于电工技术研究的范畴;
后者属于电子技术研究的范畴。
二、组成
1、电源和信号源
其他能→电能的装置。
如:干电池、发电机、话筒等。
2、负载
用电设备。电能→其他能。
如:电灯、电炉、电动机、扬声器等。
3、中间环节
电源或信号源→负载的联结部分。
如:变压器、输电线、开关、放大器等。
三、激励和响应
激励:电路中的电源或信号源。
响应:、由激励在电路中产生的电压或电流。
讨论激励与响应的关系称为电路分析。
1.2 电路模型
一、实际电路元件的电磁特性
复杂。如
发电机除了产生电源电动势之外,还有电阻、电感和分布电容。
干电池除电动势外,还有内阻。
白炽灯除具有电阻性外,还具有电感性。
二、理想电路元件和实际元件的理想化
1、理想元件
只含一种参数的元件。
只有电阻、电感、电容和理想电源四种。
2、实际元件的理想化
忽略次要因素,用一个或几个理想元件代替实际元件。
如干电池可用一电动势和一内阻的串联代替:
又如白炽灯可用一电阻代替:
三、电路模型
由理想元件组成的电路。
如手电筒的电路模型为
1.3 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
一、实际方向
规定正电荷运动的方向为电压、电流、电动势的实际方向。
电流:正电荷运动的方向;
电压:由高电位指向低电位,即电压降低的方向;
电动势:低电位指向高电位,即电压升高的方向。
二、参考方向(正方向)
为分析计算电路而假设的方向。
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相同时为正值;
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相反时为负值。
I为正值,为负值,且;
U为正值,为负值,且;
E为正值,为负值,且。
三、参考方向的下标标注法
表示该电流由A指向B;
表示该电压由A指向B;
表示该电动势由B指向A。
标参考方向时,尽可能与实际方向一致。
1.4 欧姆定律
流过电阻的电流与电阻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电阻的阻值成反比。
一、欧姆定律表达式
电流与电压的参考方向一致时
电流与电压的参考方向相反时
二、电阻单位
基本单位是欧姆,简称欧,用“Ω”表示。
计量高电阻时,有千欧(kΩ)和兆欧(MΩ)。
例 应用欧姆定律求下列各图的电阻R。
解
三、线性电阻和非线性电阻
遵循欧姆定律的为线性电阻。
线性电阻的伏安特性为直线。
不遵循欧姆定律的为非线性电阻。
非线性电阻的伏安特性不为直线。
如半导体二极管为非线性元件,其伏安特性为
1.5 基尔霍夫定律
有电流、电压两个定律。
一、名词解释
支路:电路中的分支。
结点:三条或三条以上支路的联结点。
回路:一条或多条支路组成的闭合电路。
例如
有:acb、ab、adb三条支路,
a、b两个结点,
abca、abda、acbda三个回路。
二、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
流入结点电流之和等于流出结点电流之和。
例如
则
或
即,结点上电流的代数和等于零。
应用上式时应注意:
若规定参考方向指向结点为正,则参考方向离开结点取负;
若规定参考方向离开结点为正,则参考方向向指结点取负。
例1 在图示电路中,已知
。求
解 由KCL得
∴
注意是中有两套正符号:
I前的正符号是由根据电流的参考方向确定的;
括号内数字前的正符号表示电流数值的正负。
例2
求证:
证:由KCL可列出
三式相加,即得
上例说明,电路中任一假设的闭合面的电流的代数和也等于零。
这样的闭合面称为广义结点。
三、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
顺时针或逆时针绕行回路一周,电压升高之和等于电压降低之和。
如
则
或
即,绕行电路一周,电压的代数和等于零。
应用上式时应注意:
先确定绕向;
若规定电压升高为正,则电压降低取负;
若规定电压降低为正,则电压升高取负。
例3 闭合电路如图。已知电路元件1、2、3、4上的电压分别为,,。
⑴求UCD;
⑵求UCA。
解 ⑴对回路ABCDA,由KVL可列出
所以
⑵对回路ABCA,由KVL可列出
所以
例4 如图,已知U1=3V,U2=6V。求U0。
解 对于回路Ⅱ,由KVL可列出
所以
可见,KVL也适用于开口回路。
四、小结
1、基尔霍夫定律有电流、电压两个定律。电流定律是对结点而言;电压定律是对回路而言的。表达式分别为
2、应用基尔霍夫定律应注意正负号。
电流定律:若规定参考方向指向结点为正,则参考方向离开结点取负;若规定参考方向离开结点为正,则参考方向向指结点取负。
电压定律:先要确定绕行方向。若规定电压升高为正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