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汽车新技术配置-10章车身稳定控制系统.ppt

发布:2018-05-26约1.71万字共11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现代汽车新配置实务 ESP概述 ESP工作原理 ESP的组成结构 ESP的用途 ESP的发展方向 1 ESP概述 1.1防抱死系统(ABS) 防抱死制动系统(ABS)是根据不同滑移率下所对应的轮胎-地面的附着特性来调节制动压力来防止汽车制动时的车轮抱死。通过充分利用地面附着系数而获得较高的地面制动力和侧向力,缩短汽车的制动距离,提高汽车制动的方向稳定性,减少轮胎磨损。即便是全力踩刹车,驾驶者也能够控制车辆的躲避动作,或者是让车辆在只有一侧车轮有附着力的路面上安全地停车。使用ABS车辆的制动距离通常比车轮抱死时要短。 但是,由于ABS不能解决车辆在湿滑路面上起步和加速时出现的车轮打滑问题,更不能避免车辆发生侧滑,因此,在ABS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出了牵引力控制系统(TCS)。 1.2牵引力控制系统(TCS) 牵引力控制系统(Traction Control System——TCS),又称为驱动防滑控制系统(Anti Slip Regulation——ASR), TCS解决车辆在光滑路面打滑的棘手难题。功能是防止汽车尤其是大马力的车子在起步或加速时,如果某个车轮出现了打滑的趋势(轮速传感器不断监视着每个车轮),TCS会通过对发动机和制动的立即干预避免车轮打滑。使车辆能够安全地起步或加速。保持良好的操控性及尽可能利用车轮-路面间纵向附着能力,提供最适当的驱动力,达到良好的行车安全。它还有助于避免车辆在急加速过弯时发生甩尾。 1.3电子稳定程序控制(ESP) ESP的效能超越了两个系统的功能结合:除了影响横向动态性能外,而且还具有防止车辆在行驶时侧滑的功能。它通过传感器对车辆的动态进行监测,必要时会对某一个车轮或者某几个车轮进行制动.甚至发动机的动力输出。能够识别危险状况,并无需驾驶者任何动作而自行采取行动。 ESP提高了所有驾驶工况下的主动安全性。尤其是在转弯工况下,即是在横向力起作用的情况下,ESP能维持车辆稳定和保持车辆在车道上正确行驶。ABS和TCS只在纵向起作用。ESP结合了侧滑率传感器,并集成横向加速度传感器及转向角度传感器。此外,ESP应用了ABS/TCS的所有部件,并基于功能更强大的新一代电子控制单元。 1.3电子稳定程序控制(ESP) ESP的效能超越了两个系统的功能结合:除了影响横向动态性能外,而且还具有防止车辆在行驶时侧滑的功能。它通过传感器对车辆的动态进行监测,必要时会对某一个车轮或者某几个车轮进行制动.甚至发动机的动力输出。能够识别危险状况,并无需驾驶者任何动作而自行采取行动。 ESP提高了所有驾驶工况下的主动安全性。尤其是在转弯工况下,即是在横向力起作用的情况下,ESP能维持车辆稳定和保持车辆在车道上正确行驶。ABS和TCS只在纵向起作用。ESP结合了侧滑率传感器,并集成横向加速度传感器及转向角度传感器。此外,ESP应用了ABS/TCS的所有部件,并基于功能更强大的新一代电子控制单元。 电子稳定装置简称ESP) 电子稳定装置(Electronic Stablity Program,简称ESP)是由奔驰汽车公司首先应用在它的A级车上的。ESP实际上是一种牵引力控制系统,与其他牵引力控制系统比较,ESP不但控制驱动轮,而且可控制从动轮。如后轮驱动汽车常出现的转向过多情况,此时后轮失控而甩尾,ESP便会刹慢外侧的前轮来稳定车子;在转向过少时,为了校正循迹方向,ESP则会刹慢内后轮,从而校正行驶方向。 ESP电子车身稳定系统 名称:ESP=DSC=VSC电子车身稳定系统 识别: 问题: 躲避前方突然出现的障碍物; 在急转弯车道上高速行驶; 在地面附着力不同的路面行驶。 原因:高速,物理条件 1.4ESP的类型 目前ESP有3种类型: a. 4通道或4轮系统。能自动地向4个车轮独立施加制动力。 b. 2通道系统。只能对2个前轮独立施加制动力。 c. 3通道系统。能对2个前轮独立施加制动力,而对后轮只能一同施加制动力。 2ESP的工作原理  实际上ESP是一套电脑程序,通过对从各传感器传来的车辆行驶状态信息进行分析,进而向ABS、TCS发出纠偏指令,来帮助车辆维持动态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