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石屏县一中2018年高三5月份考试-高三历史.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绝密★启用前云南省石屏县一中2018年高三5月份考试高三文综 历史部分
_分卷I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0分,共48分)
1.对下图解读中,正确地揭示了中西科技发展轨迹上的差异的是( )A. 中国古代科技一直领先于西方B. 15世纪中西方科技发展趋势出现逆转C. 公元前后中国科技达到最高峰D. 公元前后到10世纪中国科技走向衰落2.有学者认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引领国际新秩序的明灯。对这一原则认识的主要依据是它( )A. 维护了中国的独立和主权 B. 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C. 消除了世界各国问的矛盾 D. 超越了意识形态的界线3.1894年7月2日,一家商行在《天津早报》上刊登了一则广告:“本行新到洋醋、东洋竹篮仔、吕宋酸果、白兰地等,恭候光临”。材料反映了( )A. 市民衣食住行基本西化 B. 维新变法使生活观念转变C. 报纸开始刊登商业广告 D. 物质生活的时尚发生变化4.自太平军兴起后,各省多以镇压太平军为借口,截留田赋,以备急需。《辛丑条约》签订后,因赔款数额巨大,中央无力偿还,遂将赔款数额分摊于各省,于是各省便以分担赔款之名而获得就地自由筹款之权。及至民国初年,因时局动乱,各省田赋多被地方军阀擅自截留或挪用。上述材料表明从晚清到民国初年( )A. 中央集权的财政体制被破坏 B. 地方政府擅自截留中央财政C. 社会动荡不安导致财赋减少 D. 地方政府获得了财政自主权5.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政府把发展以“两弹一星”为核心作用的科学技术放在重中之重的地位,主要是为了( )A. 尽快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B. 提高中国的国防实力C. 带动相关部门发展,实现经济腾飞 D. 适应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潮流6.19世纪60、70年代中国社会发生的重大变化是( )①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 ②出现中国人自己创办的报刊③清政府与列强开始联合 ④清政府实行“预备立宪”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7.公元前6世纪末,雅典克利斯提尼改革用10个地域部落取代了4个血缘部落。公元前3世纪晚期嬴政在统一全国基础上用郡县制取代了分封制。二者的共同之处是( )A. 建立了官僚政治 B. 打击了贵族政治 C. 不利于中央集权 D. 改变了社会性质8.美国《联邦宪法》第一条第九款曾规定:“对于现有任何一州所认为的应准其移民或入境的人,在一八〇八年以前,国会不得加以禁止,但可以对入境者课税,惟以每人不超过十美元为限。”对这段话理解不准确的是( )A. 一定程度上违背了法律制定的理性精神B. 当时各州自治权力高于联邦政府C. 美国资本主义发展障碍依旧存在D. 此项规定是当时南北方妥协的产物9.朱熹在《漳州劝农文》中说:“请诸父老,常为解说,使后生弟子,知所遵守,去恶从善,取是舍非,受惜体肤,保守家业”。在此,朱熹( )A. 教诲后生弟子遵从“三纲五常” B. 告诫乡亲去恶从善以“慎思明辨 ”C. 灌输以农兴业思想以存“天理” D. 劝导百姓遵循一种“理性”的生活秩序10.下图中带★处反映了20世纪初期某类组织的分布状况。它们的历史作用是( )A. 促成了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建立B. 奠定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基础C. 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发展D. 掀起了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潮11.下图是北京大学法学院大一某学生在查阅某部法典资料时其中的部分目录。据所学知识可以判断这部法典应是( )A. 《秦律》 B. 《德意志帝国宪法》 C. 《民法大全》 D. 《十二铜表法》12.1944 年7 月,孔祥熙发给蒋介石密电:“英、美 暗斗颇剧,美对基金必需掌握,英对国际银行颇欲主持,美可能将国际银行对英让步,其他各国则望基金与银行均告成功。”与这封密电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 布雷顿森林会议召开 B.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C. 关贸总协定的签署 D.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分卷II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共37分)
13(2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我们日本的有识之士,断然推翻旧政府,建立新政府。国内无论朝野,一切都采用西洋近代文明,不仅要脱去日本的陈规旧习,而且还要在整个亚细亚洲中开创出一个新的格局。其关键所在,唯“脱亚”二字。现在的支那、朝鲜对于我日本却没有丝毫的帮助。……既然如此,作为当今之策,我国不应犹豫,与其坐等邻国的开明,共同振兴亚洲,不如脱离其行列,而与西洋文明国共进退。对待支那、朝鲜的方法,也不必因其为邻国而特别予以同情,只要模仿西洋人对他们的态度方式对付即可,我们要从内心谢绝亚细亚东方的坏朋友。兵为凶事,战为不祥,古今皆以为如此,没有人不希望国家无事太平。然而,在某些时间和某些地点,打仗未必是凶事,打仗未必是不祥之事……以羁縻俄美两国,乘机垦虾夷(今北海道),收琉球、取朝鲜、据满洲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