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传播学考研真题(00-2014)详解.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武汉大学2014年考题 传播学部分
一.辨析?
1.大众文化已经是过时的说法了,现在的社会精英和普通大众的区别不那么明显,“面向大众的文化”的说法也不够恰当了?
2.人们接受信息的目的就是要消除传播中的不确定性?
二.问答(没有给出明确的问题,就是这段话哦)
?媒介全球化就是经济全球化,它没有使得全球文化走向多元化,反而变得同质化
?三.论述?
沉默的螺旋就是.......论述在新媒体语境下这一理论的新变化特点和趋势?
武汉大学2013年考题 传播学部分
一、辨析正误?
1.自由主义新闻的要义是,什么样的思想观念该被知晓应该部分的由公众决定,而不仅取决于主编和业主们的偏向。(15分)?2.新闻是用事实说话。(10分)?二、简答?
1.简述新闻与舆论的关系。(15分)?
2.新闻客观性的主要理论与实践要求。(10分)?三、材料解析(25分)?
材料大意——记者应当只能是事件的记录者,应当客观公正,不应当为任何表面的舆论所影响。正如药家鑫一案中所体现出的媒介审判问题一样。另一方面,也有学者认为在现在复杂的局势下,媒介应当是正义、公正的代表。应当进行道德评判、惩恶扬善,肩负起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
请你对上述的材料进行分析,并阐述自己的见解。
传播学部分?
一、观点辨析?
1.人际传播是社会传播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制度化的传播系统。(15分)?
2.大众传播是一种单向性很强的传播活动,这种单向传播的性质赋予了它强大的社会影响力。
二、论述(20分)?
论述社会制度以及制度性因素对传播媒介及其活动的制约和影响。?三、材料解析(25分)?
以郭美美和微笑哥等网络事件为例,分析网络事件中的公众参与。
武汉大学2012年考题 传播学部分
辨析题 每小题10分
人的自我不是封闭孤立的,而是在与他人的社会联系中逐步形成的,因此自我的社会性和互动性也体现了人内传播的社会性和互动性,请对此观点做出辨析
问答题 每小题15分
为什么说随着传播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社会“环境双重性”的特征越来越明显
简要阐释影响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社会科学理论”
论述题 每题20分
1、“使用与满足”理论本身涉及到当代社会的一些紧迫问题,景观研究立场不同,但经验主义和批判学派的学者都对理解受众与传播媒介的关系问题充满兴趣。请结合这一理论,分析受众的多重社会属性与“积极参与者”之间的关系。
四、分析题: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28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止至2011年6月底,中国微波用户数半年增幅高达208.9%,暴增至1.95亿。微博用户被形容为“爆发式增长”。在手机网民中,已经有34%的使用者使用了手机微博,可见,围殴成为用户增长最快的互联网应用模式。请结合以上材料,分析微博的传播模式对传统的传播学理论带来了哪些冲击和影响?
2011年武汉大学真题 传播学部分:?
一,辨析?
1.辨析“使用与满足理论”?
2.传播学研究主流研究范式,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多元社会,在这个社会是一个没有阶级的社会,他们所研究的目的就是让这个社会如何更好的运行。
?二,分析:?
请论述大众社会理论并且分析对现代社会的意义。?
三、材料。?
2010年出现了多起校园暴力事件,这一方面是大学生法制教育不力,但另一方面也有一些人通过大众媒介学习了一些报复的手段,并且用类似的方式去处理自己生活中的问题。?
10年:一、辨析题(15分*2)
1、在集合行为中,流言和谣言都是人为制造的。它们信源不明,无法确认,是操纵人群的有效方法,会对社会秩序和社会规范产生破坏性的影响。请对此进行辨析。
2、“观点的自由市场”是社会责任理论的重要原则。他代表了传播者和受传者的权利,要求保证不同观点在市场上的“自由竞争”,这是传媒应尽的最大的责任和义务。请对此观点进行辨析。
二、简答题(20分*2)
1、简述信息主权的含义。怎样认识信息主权的影响。
2、简析麦克卢汉的“内爆”与鲍德里亚的“内爆”之间的不同。
三、论述题(25分*2)
1、如何理解传播效果这个概念?“培养分析”是综合的系统研究,分为不同的阶段和三个方面,对传播效果有不同层次的认识,最终得出“培养效果”。谈谈你的理解。
2、葛兰西的霸权理论对文化研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它对我们理解资本主义大众传媒的功能有何启发?
四、材料分析题(30分)
1.在金融危机中,传统媒体正经历寒冬。但是以“twitter”等微博客为代表的新媒体却展示出生机。传统媒体也开始向新媒体转向,比如新华社是“开心网”的第一个机构用户,新华社开始兴办手机电视的节目等。但是,新媒体对传统媒体“议程设置功能”的干扰,以及导致“信息沟”的扩大,日益成为人们所担心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