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4钢筋混凝土检查井工程技术交底.doc

发布:2018-10-12约2.56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施管表5 2015 年 6 月 12 日 工程名称 XXX厂三期道路及外管网安装(一)工程 分部工程 分项工程名称 钢筋混凝土检查井技术交底 一、应用图集 1、雨污水检查井施工图 1)雨污水检查井(盖板式)Ф1000按《给水排水标准图集》06MS201-3-10设计图施工。 2)圆形砖砌雨水检查井(盖板式、沉泥井)Ф1250按《给水排水标准图集》06MS201-3-14设计图施工,其中沉泥井在对应普通检查井的井壁上增加50 cm的沉砂区。 3)圆形砖砌雨水检查井(盖板式)Ф1500按《给水排水标准图集》06MS201-3-16设计图施工。 4)砖砌偏沟式双箅雨水口(铸铁井圈)按《给水排水标准图集》06MS201-8-10设计图施工。 2、污水检查井施工图 1)圆形砖砌污水检查井(收口式)Ф1000按《给水排水标准图集》06MS201-3-19设计图施工。 2)圆形砖砌污水检查井(盖板式、沉泥井)Ф1000按《给水排水标准图集》06MS201-3-20设计图施工,其中沉泥井在对应普通检查井的井壁上增加50 cm的沉砂区。 3)圆形砖砌污水检查井(盖板式)Ф1250按《给水排水标准图集》06MS201-3-24设计图施工。 二、施工要求 1、按设计图及《给水排水标准图集》施工; 2、沟槽开挖:注重雨季施工的安全防护措施,根据现场施工进度(人员、材料、机械)、土壤情况确定放坡系数,沟槽两侧2m范围内不得堆放中午或土方,留出不低于1.5m宽度的施工道路。 3管道安装:暗管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交底单位 接收单位 交底人 接收人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施管表5 工程名称 XXX厂三期道路及外管网安装(一)工程 分部工程 分项工程名称 钢筋混凝土检查井技术交底 1)清理干净管道内杂物。 2)安装完毕后用一探尺伸入间隙中,以确定胶圈位置是否正确,并且没有扭曲现象。 管道基础:混凝土管基采用C15混凝土基础。《给水排水标准图集》06MS201-1-16、21。 4、检查井 按照设计要求,核对井室高度与井室尺寸形状。通常预留至地面的高度是56cm(铸铁盖15cm加1.5%坡度取1cm,颈脖子20cm,混凝土盖板20cm),这样在道路施工时能避免混凝土井盖直接受压坏损。 1)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污水管增加防水套管,套管大小以工作管道外壁周边≧1cm为宜。 2)支管可采用锐角连接,但应有不小于下游管径的标高差。 3)管道与检查井:管道在井周采用短管,长度≦1.5m,≧1.0m,,平口应顺水流方向。管道进出井口的底部用中砂填满,不能留空隙。 4)要求管口要与检查井壁内壁平齐或管端进入井内壁≦1cm,井内与管内底结合平顺,不得积水或倒坡。 井壁必须互相垂直,不得有通缝,必须保证灰浆饱满,灰缝平整,抹面压光,不得有空鼓、裂缝等现象。 井内应平顺,踏步应安装牢固,位置准确,不得有建筑垃圾等杂物。 井框、井盖必须完整无损,安装平稳,位置正确。 检查井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交底单位 接收单位 交底人 接收人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施管表5 工程名称 XXX厂三期道路及外管网安装(一)工程 分部工程 分项工程名称 钢筋混凝土检查井工程技术交底 闭水前可在试验管段两端砌240mm厚度砖墙封堵,并用水泥砂浆抹面。养护3~4天即可向试验管段内充水,并进行外观检查,不得有漏水现象。浸泡24小时后即可进行闭水试验。 闭水试验时应先将闭水水位升至试验水位,即高出试验管段上游内顶。当试验水头达到标准水头时开始计时,并观测管道的漏水量,直至观测结束。要不断地向试验管段内补水,以保持标准水头恒定。观测时间为30分钟。 排水管道闭水试验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5、沟槽回填 沟槽回填应在管道验收合格以后及早回填,以保护已建管道的正确位置,避免槽壁坍塌,尽早恢复地面平整。 回填土应必须用细土,管周围不含石块、砖头、有机物等。回填过程中不得有积水,分层对称回填、夯实。 沟槽回填土采用原状土,在建筑物及管道四周500mm范围内不得含有机物、不得回填大于100mm的石块、砖块等杂物。 交底单位 接收单位 交底人 接收人 施工技术交底记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