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基坑支护与边坡降水详解.ppt

发布:2016-05-17约1.4万字共9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轻型井点系统涌水量计算: 1、轻型井点系统的类型:2、无压完整井涌水量计算 井的分类有:完整井和不完整井,承压井和非承压井之分。 1—承压完整井;2—承压非完整井;3—无压完整井;4—无压非完整井 井点系统的设计应掌握施工现场地形图、水文地质勘察资料、基坑的施工图设计等资料。 三、轻型井点的设计及计算 设计内容除进行井点系统的平面布置和高程布置外,尚应进行涌水量的计算,确定井管数量及井距,选择抽水设备等工作。 四、轻型井点的埋设程序 排放总管→埋设井点管→用弯联管将井点与总管接通→安装抽水设备。 排放总管 埋设井点管 接通弯联管 3.2.2 轻型井点降水 共70页 第59页 轻型井点埋设中注意事项 1、井点管的埋设与使用 轻型井点的安装程序:先排放总管,再埋设井点管,用弯管将井点管与总管接通,最后安装抽水设备。其中关键是埋设井点管: 水冲法:水枪、井管自身 (高压水) 钻孔法 2、施工时应注意: 冲孔深度宜比滤管底深0.5m左右; 井点管与孔壁之间应用粗砂填灌; 在距地面下0.5-1m深度内,应用粘土封口,以防漏气. 井点降水必然会形成降水漏斗,从而导致周围土壤固结并引起地面沉陷,为减少井点降水对周围建筑物及地下管线造成影响,可在井点线外4~5m处设置回灌井点,将井点中抽出水经沉淀后用压力注入回灌井中,形成一道水墙。 3、防范井点降水不利影响的措施 设置挡土帷幕也可减少井点降水引起的不利影响。 回灌井点水位图 回灌井点布置 设置挡土帷幕减少不利影响 3.2.2 轻型井点降水 共70页 第60页 示例:基坑底宽1.8m,深3m,地下水位距地面1.2m,土方边坡1:0.5,采用轻型井点降水。 试确定:⑴ 平面布置类型; ⑵ 井点管最小埋深及要求的降水深度; ⑴ 计算基槽上口宽度: ∴ 采用单排线状布置。 ⑵ 最小埋深HA及降水深度S: 【解】 管井井点由滤水井管、吸水管和抽水机组成。管井埋设的深度和距离根据需降水面积、深度及渗透系数确定,一般间距10~50m,最大埋深可达10m,管井距基坑边缘距离≮1.5m(冲击钻成孔)或3m(钻孔法成孔),适用于降水深度3~5m、渗透系数为20~200m/d的基坑中施工降水。管井井点设备简单、排水量大、易于维护、经济实用。 3.2.3 管井井点 管井埋设 管井填充滤料 管井抽排水施工 3.2 施工降水 共70页 第61页 如需降水深度较大,可采用深井井点,适用于降水深度>15m、渗透系数为10~250m/d的基坑。故称为“深井泵法”。 3.2.3 管井降水 管井井点 构造 标准管井 小井管井 深井井点 PVC简易管井 共70页 第62页 是在井点管内设特制的喷射器,用高压水泵或空气压缩机向喷射器输入高压水或压缩空气,形成水气射流,将地下水抽出排走。其降水深度可达8~20m。 3.2.4 喷射井点 喷射井点平面布置 喷射井点 竖向布置 3.2.5 电渗井点 电渗井点构造与布置 电渗井点以井点管作负极,打入的钢筋作正极,通入直流电后,土颗粒自负极向正极移动,水则 自正极向负极移动 而被集中排出。本 法常与轻型井点或 喷射井点结合使用。 喷射井点与电渗井点在一般工程中的应用较少! 3.2 施工降水 共70页 第63页 在细砂或粉砂土层的基坑开挖时,地下水位以下的土在动水压力的推动下极易失去稳定,随着地下水涌入基坑。称为流砂现象。流砂发生后,土完全丧失承载力,土体边挖边冒,施工条件极端恶化,基坑难以达到设计深度。严重时会引起基坑边坡塌方,临近建筑物出现下沉、 倾斜甚至倒塌。 4 流砂的防治 4.1 流砂现象 广佛地铁桂城站基坑出现 流砂,地面下沉约1.5m 图为砂包封堵抢险现场 第2讲 基坑支护与降水 共70页 第64页 产生流砂现象的原因有内因和外因。 4.2 产生流砂的原因 4 流砂的防治 流砂发生 基坑满目狼籍 流砂支挡 强行施工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