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往复泵故障分析.doc

发布:2018-02-24约2.7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往复泵故障分析 1.不能供液 , 可能是: (1)填料密封不严或缸套、胀圈磨损过多,胶木涨圈干缩或卡死等原因使泵漏泄严重,失去自吸能力; (2)阀箱中吸、排阀损坏、搁起或严重漏泄。如果泵运行中流量突然降低,很可能是泵阀搁起或破损造成,可用金属捧贴靠阀箱测听,必要时停泵检查。 如果能建立真空,但打开吸入阀如真空消失,则: (3)吸入管漏气,最大可能是在法兰垫片、滤器压盖、阀杆填料等处; (4)吸口露出液面。 如吸入真空度较大,而无法吸上液体,则可能是: (5)吸入管阻塞,最大可能是滤器脏堵,也可能是某截止阀未开足; (6)泵吸高太大,或管路阻力太大; (7)吸油时油温太低,粘度太大; (8)吸入液体的温度过高,虽然吸入真空度可能不很大,但允许吸上真空度减少,这时可能伴有液击声和压力表指针显著波动。 不能正常供液也可能不是吸入有问题,而是: (9)排出端某处旁通,例如安全阀漏泄或弹簧过松。这时即使关小排出阀排出压力也不能升得过高。 (10)排出管路阻塞而安全阀开启,这时排出压力将超过安全阀的开启压力。 2.泵发生异响 要分辨响声的部位和特征,还应考虑到“液击”的可能性。常见原因有: (1)泵缸中的敲击声,可能是缸内掉进东西或活塞固定螺帽松动; (2)泵缸中的摩擦声,可能是填料过紧或胀圈断裂; (3)阀箱中的敲击声,可能是弹簧断裂,或弹力不足,以致阀升程过大; (4)传动部分间隙过大; (5)泵缸中的敲击也可能是“液击”,这时必然伴有吸入真空度过大和压力表指针明显摆动等特征。 小型潜水泵故障及排除故障现象 原?????因 排除方法 电机不转 1.电源电压过低 1.躲过用电高峰 2.导线细造成起动电压降大 2.按要求更换导线 3.离心开关失灵或电容器损坏 3.调整离心开关或更换电容器 4.机械部件卡死 4.调整间隙清洗.除锈.除油 5.绕组烧毁 5.更换绕组 更换绕组6.电缆线段 6.更换电缆 7.电机间停(热保护器动作) 7.减小流量或机械阻力 8.电源断电 8.查断电原因,排除故障。 9.三相充电式接线盒进水接线烧断 9.拆开接线盒,接通断线 10.电缆线与控制箱连接不良 10.重新连接 11.水下电缆接头密封不严或电缆护套及芯线绝缘层破损 11.重新连接,更换电缆。 不上水 1.超出使用范围 1.更换符合使用要求的泵 2.电机不转 2.查电机不转的原因 3.泵输出水管接头漏水 3.重新安装 上水不足 1.泵超扬程运行 1.截短出水管或降低出水口高度 2.叶轮或滤网堵塞 2.清除杂物 3.电压低引起的转速下降 3.躲过用电高峰 4.三相电机转向错误 4.调换任二相接线位置 5.叶轮磨损 5.更换叶轮 绝缘电阻低 1.密封件损坏造成电机进水 1.更换密封件 2.电缆或绕组破坏 2.更换电缆,更换绕组. 3.电缆接头进水 3.重新接头 噪音大 1.轴承损坏 1.更换轴承 2.输水区的液体比预定的少 3.压力表读数偏低 4.扬程—流量特性曲线与原来的不同 5.灌泵水在泵启动前漏掉了 6.动力消耗太大 7.有振动 8.有噪音 9.填料函漏泄严重 10.衬垫寿命短 11.机械密封泄漏严重 12.机械密封寿命短 13.轴承寿命短 14.泵过热,发生卡制 离心泵故障原因一览表 1.测量仪校准有误或装配不当 2.泵运转中有空气进入或起动前泵输送系统中空气未排尽 3.转速过低 4.泵旋转方向不对 5.泵系统要求的输送压力大于设计值 6.扬程太低(包括吸水高度太高) 7.液体内混入蒸汽量过多 8.承磨面处漏泄过多 9.液体粘度超过泵原设计 l0.叶轮或泵壳被固体局部或全部堵塞 ll.叶轮或泵壳的流道粗糙 12.液体流道有鳍状切痕、毛边和锐缘等 13.叶轮损坏 14.叶轮经机械加工后直径小于图纸规定 18.吸入管压力管阻塞 19.底阀卡死或堵塞 20.入口过滤器由固体物质堵塞 21.入口过滤器被纤维遮盖 22.吸入管或压力管配置不当 23.进水池设计有毛病 24.几台泵并串联或串并联运行中有一台泵受到严重影响 25.进水池或水箱与水坑,其水平面低于泵的吸入口 26.转速过高 27.输送液的比重比预计的大 28.叶轮尺寸过大 29.泵传输系统的总扬程比预计的高或低 30.泵和传动装置的中心未对正 31.旋转件与静止件之间有磨擦 32.轴承磨损 33.盘根安装不当 34.盘根规格不对 35.机械密封承受压力过大 36.密封压盖太紧 37.轴承润滑不良 38.管系变形造成对泵的应力 39.泵以临界速度运转 40.旋转件不平衡 41.旋转件上的横向力太大 42.叶轮外径和隔舌之间距离不够 43.隔舌形状不合格 44.吸入管或排出管和管配件的尺寸过小 45.系统中阀或阀盘转动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