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资本充足率报说明汇总.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 5
G40《资本充足率汇总表》填报说明
第一部分:引言
本报表依据《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制定。本报表集中反映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不同方法的暴露情况,以及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的计算结果。
第二部分:一般说明
1.报表名称:资本充足率汇总表
2.报表编码:银监统号
3.填报机构:
4.报送口径、频度及时间:法人汇总数据(季报)为季后18日内、合并报表数据(半年报)为半年后40日内。
5.报送方式:以电子报表形式报送银监会。
6.数据单位:万元,百分比。
7.四舍五入要求:金额保留两位小数,百分比保留两位小数。
8.填报币种:本表要求以本外币合计人民币数据填报。除权益类项目外,银行业金融机构将外币折算为人民币时,应按照报告期末最后一天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人民币兑美元、欧元、日元和港币的基准汇价进行折算。根据财政部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权益类项目按历史汇率折合为人民币,不同时期汇率之间形成的差额,按相应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美元、欧元、日元和港币等四种主要货币以外的其他货币对人民币的折算汇率,以报告期末最后一天美元对人民币的基准汇率与同一天上午9时国际外汇市场其他货币兑美元汇率套算确定。
第三部分:具体说明
本表[1.核心一级资本净额]、[2.一级资本净额]和[3.资本净额]与《G4A合格资本情况表》的相关项目保持一致。
[4.信用风险加权资产]:为[4.1表内风险加权资产]、[4.2表外风险加权资产]以及[4.3交易对手信用风险暴露的风险加权资产]之和。
[其中:4.1.1表内风险加权资产(权重法及内评法未覆盖)]:是指填报机构采用权重法计算的表内风险加权资产,包括只能采用权重法计算信用风险资产的填报机构,本项目填报采用权重法计算的风险加权资产总额;对于通过内评法审批的填报机构,本项目填报虽然采用了内评法,但因为内评法无法覆盖的部分仍然使用权重法计算的风险加权资产的总额。
[其中:4.1.2表内风险加权资产(内评法覆盖)]
[其中:4.2.1表外风险加权资产(权重法及内评法未覆盖)
[其中4.2.2表外风险加权资产(内评法覆盖
[8.因应用资本底线而导致的额外风险加权资产]:按照《办法》规定,银监会对获准实施资本计量高级方法的商业银行设立并行期,在并行期内需按照规定计算资本底线要求。本项目反映填报机构因实施资本计量高级方法应用资本底线导致的额外风险加权资产,额外风险加权资产(RWA-RWAa)=Max(Cs- Ca,0)/CAR,其中Cs和Ca的计算方法详见《办法》附件14。
第四部分:核对关系
(1)表内核对关系
[4.]=[4.1]+[4.2]+[4.3]
[4.1]=[4.1.1](全部采用权重法的填报机构适用)
[4.1]=[4.1.1]+[4.1.2](采用内评法的填报机构适用)
[4.1]≥[4.1.1]
[4.1]≥[4.1.2]
[4.1]≥[4.1.3]
[4.1.3]=[]+[]
[4.2]=[4.2.1](全部采用权重法的填报机构适用)
[4.2]=[4.2.1]+[4.2.2](采用内评法的填报机构适用)
[4.2]≥[4.2.1]
[4.2]≥[4.2.2]
[4.2]≥[4.2.3]
[4.2.3]=[]+[]
[4.3]=[4.3.1]+[4.3.2]
[5.]=[5.1]+[5.2]
[5.]≥[5.1]
[5.]≥[5.2]
[6.]=[6.1]+[6.2]+[6.3]
[6.]≥[6.1]
[6.]≥[6.2]
[6.]≥[6.3]
[7.]=[4.]+[5.]+[6.]
[9.]=[7.]+[8.]
[10.]=[1.]/[9.]*100%
[11.]=[2.]/[9.]*100%
[12.]=[3.]/[9.]*100%
(2)表间核对关系
以下表间核对关系均为在同一报送口径下的相互检验,即数据同为法人数据或同为法人合并数据(含附属公司)。(不适用于外国银行分行填报营运资金加准备金等之和中的人民币份额与其风险资产中的人民币份额的比例)
[1.A]=G4A_[8.1A]
[2.A]=G4A_[8.2A]
[3.A]=G4A_[8.3A]
[4.1.1A
[4.1.3
[4.2A]=G4B-2_[12.G]
[A
[4.3.1A
[5.A]=G4C_[5.C]
[5.1A]=G4C_[5.A]
[5.2A]=G4C_[5.B]
[6.A]=G4D_[3.A]
G4A《合格资本情况表》填报说明
第一部分:引言
本报表收集填报机构的各级合格资本及资本扣减项目的数据情况。
本报表依据《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制定。本报表应与《贷款损失准备情况表》、《少数股东资本情况表》、《二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