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研究.doc

发布:2017-08-17约1.92万字共3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研究(初中)》课程考试模拟试题(2012-11-27 11:40:04)转载▼标签: 杂谈 分类: 课改随笔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研究(初中)》课程考试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温馨提示】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 A.对话的过程B.感知的过程 C.交流的过程D.学习的过程 2.下面的朗读目标属于7~9年级的是() A.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B.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C.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D.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下面的写字的目标属于7~9年级的是() A.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 B.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美感。 C.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D.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4.下列属于阅读技能性和过程性要求的一项是() A.诵读B.精读C.浏览D.略读 5.对于7-9年级的语文教学,下列的数据有错误的一项是() A.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 B.背诵优秀诗文100篇。 C.课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D.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14次,其他练笔不少于1万字。 6.下列选项不属于教材课文特点的一项是() A.普遍性B.文质兼美 C.富有文化内涵D.具有时代气息 7.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下列选项不属于阅读的个性化和创造性观点的一项是() A.学生是阅读的主体。 B.教师应该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 C.排斥合作学习。 D.教师与学生之间也是一种平等的对话关系。 8.语文素养的综合能力体现在() A.识字写字能力B.写作能力 C.口语交际能力D.阅读能力 9.在7-9年级下列写作的具体要求中,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 B.写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 C.写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 D.根据生活需要,写应用文,做到格式正确。 10.在写作教学过程中,“重视写作在中学生之间的合作秘交流”是其重要的策略之一,下列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可以创造一些机会,让学生通过小组活动,开展观察调查,共同探究,合作撰写报告、体会、笔记等文章。 B.提倡互相修改,互相评阅作文。 C.多创造一些学生作品展示交流的各种各样的机会。 D.没有条件的应创造条件,在网上表达和交流,在网上互相评改作品。 11.下列选项不能作为教学目标的一项是() A.阅读B.写作 C.口语交际D.综合性学习 12.关于综合性学习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B.综合性学习应突出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 C.综合性学习不提倡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配合。 D.综合性学习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 13.语文评价的目的表述有错的一项是() A.语文评价就是了解学生学和教师教的情况。 B.语文评价就是改进教、改进学,促进学生的发展。 C.语文评价就是强调考试——甄别和选拔功能。 D.语文评价就是检验课程,以利于改进课程。 14.评价学生阅读古诗文,重点不在于() A.记诵积累古诗文B.掌握词法、句法等知识 C.理解诗文大意D.常见适用的实词 15.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 A.学习工具B.交际工具 C.实践工具D.交流工具 二、判断改错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温馨提示】判断正误,在题后的括号内,正确的划上“√”,错误的划上“×”,并改正错误。 1.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文化性的统一。() 2.有了计算机就不需要认真练习书写。() 3.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4.个性化创造性阅读排斥合作学习。 5.在写作教学过程中,写作知识的教学,力求精要有用,不必追求系统化。() 三、填空题,共5道小题,每题6分。 1.7—9年级的默读目标是养成习惯,有一定的速度,第分钟不少于500字 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 3要贯彻多认少写的识字教学原则,讲究教学方法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