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保护及血液自体血回收机的使用.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5、其他 1、血袋、清洗液、抗凝液,悬挂稳妥; 2、黄管接储血罐出口;3、绿管接清洗液出口;4、红管接血袋进口; 5、注意事项:使用中,确认储血罐出口管夹和血袋进口管夹打开; 6、开机 7、模式 操作过程 1、进血过程: 术中保持抗凝、原血比例(1:5); 首杯预充300ML清洗液; 进血分离; 检测到血层; 2、清洗 3、清空 自体血回收适应症 1. 创伤、战伤出血:如大血管损伤、肝破裂、脾破裂、脊柱外伤、大出血抢救。 2. 心脏、大血管外科手术。 3. 骨科:全髋置换,脊柱手术; 4. 妇产科异位妊娠破裂大出血等手术。 5. 腹部外科肝脾手术,门脉高压分流术等。 6. 神经外科手术:AVM、动脉瘤等。 7. 其它:器官(心、肝、肾)移植手术等。 自体血回收禁忌症 血液流出血管外超过6小时。 怀疑流出的血被细菌、或消毒液污染。 败血症。 怀疑含有癌细胞(濒临生命危急状态除外)。 病人患镰状细胞贫血。 大量溶血。 自体血回收相关知识 1、神经外科手术 此类手术全程均可回收,但如在取瘤期进行回收必须在回输时使用白细胞滤器有:脑膜瘤、颅咽管瘤、胆脂瘤、垂体瘤(冠切)、听神经瘤、神经鞘瘤等。 此类手术全程均可回收,回输时不用使用白细胞滤器有:动脉瘤、血网、海绵状血管瘤、硬膜内(外)血肿、EP等。 以下手术可在开关颅期间使用,取瘤期禁用有:胶质瘤、星型细胞瘤、髓母细胞瘤等。 在经蝶手术禁用。 2、肝脾破裂 肝脏与胆囊非常接近,进行血液回收时应考虑破裂位置。当破裂部位在胆管水平以上时可以进行血液回收,因为胆管水平以上的胆汁是无菌的 胆管水平以下的破裂应慎用 (如胆囊手术、胆总管手术), 以防胆管中的厌氧菌造成 全身血源性继发感染 脾破裂时脾脏的 血液比肝脏更加干净, 可以进行血液回收。 3、异位妊娠破裂在使用自体血液回收机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患者没有发热感染迹象(白血球不高)的可以使用。 患者没有或做过后穹隆穿刺诊断,时间在6小时以内的可以使用。 以上病例原则上是指破裂后72小时以内,可以使用。 4、混有杂质的血液如何进行清洗 在回收血杂质较多,需要用大量液体迸彻底清洗时,可改用手控操作,延长洗涤时间,增加有害物质和游离血红蛋白的去除率。 一般使用1500毫升洗涤液即可使一罐血达到回输标准。 超过2000毫升则意义不大,且易造成红细胞变形。 5、自体血液回收中,血液脂肪问题如何处理 洗涤过的血液比库血脂肪含量少的多。绝大多数脂肪颗粒黏附于血浆中,随着清洗而排除。 只有少数肥胖型或外伤脂肪挤压严重及骨科手术骨髓腔脂肪吸入血液的患者在回收自体血液时可以加大清洗液用量。 回收自体血液时应尽量避免吸入组织和脂肪。 回收的血液中如果可以看见血袋中上层有脂肪时,在回输时应将其存留血袋中。 血液保护及血液自体血回收机的使用 山西省汾阳医院麻醉科王力 血液保护(blood conservation) 血液保护:是指采取各种有效方法减少患者失血和输血。血液保护与输血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做好血液保护,就可以达到少出血、少输血、不输血和自体输血的目的,防止输血传播性疾病及其它并发症。 血液管理的必要性 输血的风险(传染性和非传染性) 血源紧张和供需矛盾加剧 血液管理与提高医疗质量相结合改善病人转归 输血的风险-血源传染疾病 据Tremper报告,近10年来公众对输血的关注与日俱增,血液供应的安全性也有明显改善,但要想完全消除血中的病毒是不可能的。我国HBV感染人数已达1.045亿,占总人口的9%。由于90%的丙型肝炎由输血传染,输血后丙肝发生率普遍高达10% ~ 20%。一些特殊人群中HCV携带者达70%。丙肝的治愈率只有20%,半数患者将转为慢性,发展成为肝硬化和肝癌,且献血员中有15%不易发现。而今中国又面临HIV传播的危险,我国公民感染HIV者估计已超过50万人,艾滋病患者已突破一万例。 输血的非传染性风险 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TRALI)占43% 溶血反应(占23%) 非溶血性发热反应 输血引起的心肌损伤 细菌污染 过敏反应 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 大量输血后凝血病 未知的风险 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TRALI) 输血相关死亡最主要原因 TRALI的定义 疑似病例 输血后6h内发生 氧合指数300,或更差 胸片:双肺渗出性改变 无肺水肿征象(PCWP18,CVP15mmHg) 没有其他导致急性肺损伤因素 可疑病例 同疑似病例,但有其他急性肺损 伤的因素 迟发病例 同可疑病例,发病6-72h 医疗需求快速增长与血液供应相对滞后 Transfu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