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苏教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扬州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检测试题
高 三 化 学
2014.1
注意事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共8页,包含选择题[第1题~第15题,共40分]、非选择题[第16题~第21题,共80分]两部分。本次考试时间为100分钟,满分120分。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2.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学号、考生号、座位号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
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请用2B铅笔在答题纸指定区域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填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请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在答题纸指定区域作答。在试卷或草稿纸上作答一律无效。
4.如有作图需要,可用2B铅笔作答,并请加黑加粗,描写清楚。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Ca-40 Zn-65
选择题(共40分)
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与技术、社会和环境密切相关。下列说的是
A.煤炭经气化、液化和干馏等过程,可以转化为清洁能源
B.利用二氧化碳制造全降解塑料,可以缓解温室效应
C.充分开发利用天然纤维,停止使用各种化学合成材料
D.加大秸秆综合利用,如发酵制沼气、生产乙醇等,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氯化铵的电子式:
B.中子数为的原子:C.的:
D.HCO水解的离子方程式:HCO+H2OH2CO3+H3O+
3.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0.1 mol·L-1的KI溶液: Na+、Ag+、NO、SO
B.使甲基橙变红色的溶液:NH、Cu2+、ClO-、Cl-
C.0.1 mol·L-1的KMnO4溶液:Na+、K+、Cl-、SO
D.苯酚变紫色的溶液:Na+、Mg2+、SO、Cl-
4.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应用的是
A.Al2O3的熔点很高,可用于制造耐火材料
B.有氧化性,可用于C.D.Na2SO4浓溶液能使蛋白质发生盐析,可用于杀菌消毒
5. 用下列实验装置和方法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图装置制取干燥氨气
B.用图乙装置配制银氨溶液
C.用图装置除去CO2中含有的少量HCl
D.用图装置吸收NH3,并防止倒吸6.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甲、乙、丙含同种元素。下列各组物质可按下图转化的是
① ② ③ ④ 甲 C N2 S Fe 丙 CO2 NO2 SO3 Fe(NO3)3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7.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1 mol羟基()中电子数为0. NA
B.1 L 0.1 mol·L-1的AlCl3 溶液中含有Al3+的数目为0. NA
C.0. mol N2与足量反应0.6 NA
D.标准状况下,1.12 L 中C原子的数目为0.05 NA
8.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向酸性KMnO4溶液中通入SO2:3SO2+2MnO+4OH-=2MnO2↓+3SO+2H2O
B.醋酸溶液与水垢中的CaCO3反应:CaCO3+2H+=Ca2++CO2↑+H2O
C.向FeBr2溶液中通入足量Cl2:2Fe2++Cl2=2Fe3++2Cl-
D.:OH- CH3COO-+3H2O
9.电浮选凝聚法污水原理如图所示。电解过程生成胶体能使水中的悬浮物凝聚成团除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以用铝片或铜片代替铁片
B.阳极可能O2
C.电解过程中向极移动
D.若污水导电能力较弱,可加足量硫酸
10.短周期元素X、Y、Z、W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X与Z同主族,Y和氢元素同主族,W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少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X形成单质一定是原子晶体
B.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r(W)r(Z)r(Y) r (X)
C.Y与氧元素形成的化合物阴、阳离子的个数比为1:2
D.W分别与Y、Z形成的化合物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相同
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时,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得0分。
11.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准确称取0.4000 g NaOH固体配成100 mL 0.100 mol·L-1的溶液B.
C.100 mL pH=3的HA和HB分别与足量的锌反应,H放出的氢气多,说明H酸性比HD.对于反应2(g)+O2(g) 2SO3(g),压缩气体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