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县城区GPS-E级控制测量技术设计书.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县城区GPS-E级控制测量
技
术
设
计
书
编写单位:**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编写日期:二〇一三年八月
**县城区GPS-E级控制测量
技 术 设 计 书
测绘任务承担单位(盖章): 设计负责人:
审核意见: 主要设计人:
审 核 人: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批准单位或部门(盖章):
审批意见:
审 批 人:
年 月 日
目 录
一、项目及任务概况 1
二、采用任意带坐标的建议 2
三、作业依据 2
四、已有资料的分析与利用 2
五、主要技术指标 2
六、GPS-E级网选点埋石及布网要求 3
七、GPS-E级网观测 5
八、GPS网的数据处理 6
九、四等水准测量 9
十、成果验收 10
十、上交资料 10
附件一:点之记模板 11
附件二:水准仪i角检校表格 12
**县城区GPS-E级控制测量
技术设计书
一、项目及任务概况
为加强土地管理和满足城镇规划建设的需要,受**县国土资源局委托,由**信息技术有公司承接**县城区GPS-E级控制测量任务,现根据国家和省有关技术制定本技术设计×10-6) 相邻点间
平均距离(km) 最弱边
相对中误差 最弱点点位
中误差
(cm) 闭合环或
附合路线边数 E ≤10 ≤5 3 1/45000 ≤(5.0 ≤10 注:a为固定误差(mm);b为比例误差系数(mm/km)
六、GPS-E级网选点埋石及布网要求
E级控制点编号
E级GPS控制点的编号以等级E为字头,后续2位自然数顺序编号,并保持编号的连续性,不得重号。如GE01、GE02……。
选点的技术要求
应便于安装接收设备和操作,视野开阔,视场内障碍物高度角不宜超过15°。
远离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如电视台,电台、微波站等),其距离不得小于200m;远离高压输电线和微波无线电信号传送通道,其距离不应小于50m。
附近不应有强烈反射卫星信号的物体(如大型建筑物等)。
交通方便,并有利于其他测量手段扩展和联测。
地面基础稳固,易于标石的长期保存,并应有利于安全作业。
充分利用符合要求的已有控制点,并应在点之记中注明。
选站时应尽可能使测站附近的局部环境(地形、地貌、植被等)与周围的大环境保持一致,以减少气象元素的代表性误差。
标石的规格
普通混凝土标石
E级GPS点一般需要埋设普通混凝土标石。普通混凝土标石的标石顶面中心安置中心标志。E级GPS点标石规格为:上部12cm×12cm,底部为20cm×20cm,高60cm。普通混凝土标石的规格详见图1:
建筑物上标志
当地面上不宜选点埋石的时候,可以在坚固的建筑物房顶设置楼顶标志。楼顶标志规格为:上部20cm×20cm,底部为30cm×30cm,高15cm。建筑物上的标石严禁在隔热板上、沥清面上浇灌,衔接处要打毛,并清理干净,以确保将两层面牢固连接。建筑物上标志规格详见图2:
路面凿刻标志
当地面上有稳固且能长久保存的坚硬路面时,E级GPS点也可设置路面凿刻标志。标志规格为:25cm×25cm的方框。现场进行凿刻,将GPS点中心标志(不锈钢钉)从方框中心钉入,要确保牢固。路面凿刻标志规格详见图3:
图1
普通混凝土标石规格
单位:CM 图2
楼顶标规格
单位:CM 图3
路面凿刻标志的规格
单位:CM 标石面整饰
E级点标石面 布网要求
GPS网观测方法采用多个同步观测环为基本组成的网观测模式。其同步环之间,应以边连接或点连接的方式进行网的构建。E级GPS网最简异步观测环或附合线路中的边数不应超过10条。
E级GPS控制网平面应联测高等级控制点不少于3点。
选取30%左右的E级点进行四等水准联测,作为控制网高程拟合的起算点,联测的E级点要求分布均匀,能够控制整个范围。
七、GPS-E级网观测
GPS 作业时应采用静态模式(常规静态或快速静态)观测。
接收机的选用
E级GPS网测量采用的GPS接收机的选用按表2规定执行。
表2: E级GPS网测量采用的GPS接收机性能
等级 E级 单频/双频 双频 观测量至少有 L1载波相位 同步观测接收机数 ≥3 注:GPS接收机应满足:其标称精度优于(10mm+5×10-6×d)。
GPS网观测基本技术要求
GPS-E级网观测应遵照下表3的相关指标执行。
表3: GPS-E级网观测基本技术指标
等 级
项 目 E级 卫星截止高度角(°) ≥15 同时观测有效卫星数 ≥4 有效观测卫星总数 ≥4 观测时段数 ≥1.6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