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练习题.docx
高中物理真题
选择题
1.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水平拉力F作用后,由静止开始前进10m,此时撤去拉力,物体又前进50m后停止,那么拉力与摩擦力大小之比为()
A.1:5B.5:1C.6:1D.1:6
答案:C
解析:设拉力为F,摩擦力为f。在拉力作用阶段,根据动能定理\((Ff)x_1=\frac{1}{2}mv^20\)(\(x_1=10m\));撤去拉力后,根据动能定理\(fx_2=0\frac{1}{2}mv^2\)(\(x_2=50m\))。由\(fx_2=0\frac{1}{2}mv^2\)可得\(\frac{1}{2}mv^2=fx_2\),代入\((Ff)x_1=\frac{1}{2}mv^2\)中,即\((Ff)\times10=f\times50\),展开得\(10F10f=50f\),移项可得\(10F=60f\),所以\(\frac{F}{f}=\frac{6}{1}\)。
2.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与连线中点等距离的a、b两点的电场强度和电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场强相同,电势相同
B.场强不同,电势相同
C.场强相同,电势不同
D.场强不同,电势不同
答案:A
解析:等量异种点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电场强度方向都垂直于中垂线指向负电荷一侧,与连线中点等距离的a、b两点场强大小相等,方向相同,所以场强相同;中垂线上各点电势都相等且为零,所以a、b两点电势相同。
填空题
1.一个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下落高度为h时的速度为v,当下落高度为\(2h\)时,速度为______。
答案:\(\sqrt{2}v\)
解析: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v^{2}=2gh\),当下落高度为h时,\(v^{2}=2gh\);当下落高度为\(2h\)时,设速度为\(v\),则\(v^{2}=2g\times(2h)\),即\(v^{2}=2\times(2gh)\),因为\(v^{2}=2gh\),所以\(v^{2}=2v^{2}\),则\(v=\sqrt{2}v\)。
2.一个弹簧振子的振幅为A,周期为T,当振子从平衡位置运动到最大位移处的一半时,所用时间______\(\frac{T}{8}\)(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答案:大于
解析: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其运动不是匀速直线运动,从平衡位置到最大位移处速度逐渐减小。根据简谐运动的特点,振子在平衡位置速度最大,越靠近最大位移处速度越小。所以从平衡位置运动到最大位移处的一半所用时间大于从最大位移处的一半运动到最大位移处所用时间,而从平衡位置到最大位移处用时为\(\frac{T}{4}\),如果是匀速运动,运动到最大位移处一半用时为\(\frac{T}{8}\),但实际速度是变化的,所以所用时间大于\(\frac{T}{8}\)。
判断题
1.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就越大。()
答案:错误
解析:加速度\(a=\frac{\Deltav}{\Deltat}\),加速度不仅与速度变化量\(\Deltav\)有关,还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的时间\(\Deltat\)有关。速度变化大,但如果所用时间很长,加速度不一定大。
2.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回路中一定会产生感应电流。()
答案:正确
解析: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有两个:一是闭合回路;二是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当满足这两个条件时,回路中一定会产生感应电流。
解答题
1.质量为m=2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mu=0.2\)。现对物体施加一个大小为F=10N、与水平方向成\(\theta=37^{\circ}\)角斜向上的拉力,物体在拉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沿水平地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sin37^{\circ}=0.6\),\(\cos37^{\circ}=0.8\),\(g=10m/s^{2}\)。求:
(1)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2)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答案:
(1)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在竖直方向上,\(N+F\sin37^{\circ}=mg\),则\(N=mgF\sin37^{\circ}\)。
将\(m=2kg\),\(F=10N\),\(\sin37^{\circ}=0.6\),\(g=10m/s^{2}\)代入可得:
\(N=2\times1010\times0.6=206=14N\)。
根据\(f=\muN\),可得摩擦力\(f=\muN=0.2\times14=2.8N\)。
(2)在水平方向上,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cos37^{\circ}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