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料箱盖加工工艺规程制定及钻孔专用夹具设计().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填料箱盖加工工艺规程制定及钻孔专用夹具设计
一、前言
前 言 毕业设计是高等工业学校教学中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是专业学习过程是最后的一个主要的实践性的教学环节,是完成工程师基本训练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科学工作方法重要的实践性的过程。 设计的目的和要求在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去分析和解决机械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熟练生产技术的工作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树立工程技术必备的全局观点,生产观点和经济观点。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和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培养学生调查研究,查阅技术文献资料,手册进行工程运筹,图样的绘制及编写技术文件的独立工作能力毕业设计,通过到工厂的实际调研,对设计内容有了基本的了解,并仔细观察和了解各加工工序的加工过程,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在何鹤林、邓兴贵两位教授的指导下完成了设计任务,并编写了设计说明书。
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训练,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技术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由于能力和经验的有限,设计尚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老师给予指教。
二、零件的分析
2.1零件的功用分析
题目所给的零件是填料箱盖,它的主要作用是保证与填料箱体联接后保证密封性,使箱体在工作时不致让油液渗漏。对内表面的加工精度要求比较高,对配合面的表面粗糙度要求也较高。
2.2零件的工艺分析
套类零件的主要加工表面有孔、外圆、和端面.其中孔既是装配基准又是设计基准,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一般要求较高,内外圆之间的同轴度及端面与孔的垂直度也有一定的技术要求.题目所给填料箱盖有两处加工表面,其间有一定位置要求。分述如下:
填料箱盖的零件图中规定了一系列技术要求:(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手册》表1.4)
1.以 65轴为中心的加工表面。
包括:尺寸为 65的轴,表面粗糙度为1.6, 尺寸为 80的与 65相接的肩面, 尺寸为 100与 65同轴度为0.025的面。
2.以 60+0.046 0孔为中心的加工表面。
尺寸为78与 60+0.046 0垂直度为0.012的孔底面,表面粗糙度为0.4,须研磨。
3. 以 60+0.046 0孔为中心均匀分布的12孔,6- 13,4-M10-6H深20孔深24及2-M10-6H。
4.其它未注表面的粗糙度要求为6.3,粗加工可满足要求。
三、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定
3.1确定生产纲领和类型
3.2.1生产纲领:1000件/年
3.2.2生产类型:中批量生产
3.2确定毛坯制造形式
3.2.1确定毛坯的种类:
零件材料为HT200,考虑到零件材料的综合性能及材料成本和加工成本,保证零件工作的可靠,采用铸造。由于年产量为1000件,属于中批生产的水平,而且零件轮廓尺寸不大,故可以采用铸造成型。
3.3定位基准的选择
3.3.1粗基准的选择:
对于一般轴类零件而言,以外圆作为粗基准是完全合理的。按照有关的粗基准选择原则(保证某重要表面的加工余量均匀时,选该表面为粗基准。若工件每个表面都要求加工,为了保证各表面都有足够的余量,应选择加工余量最小的表面为粗基准)。
对该零件, 65外圆为重要表面,但考虑到定位、夹紧方便,且该零件精度要求不是很高,可选 80外圆为粗基准,对左右两端面和 106端面进行加工以及 65 155外圆进行车削加工。
3.3.2精基准的选择:
按照有关的精基准选择原则(基准重合原则;基准统一原则;可靠方便原则),对于本零件,有中心孔,可以以中心孔作为统一的基准,但是随便着孔的加工,大端的中心孔消失,必须重新建立外圆的加工基面,一般有如下三种方法:
当中心孔直径较小时,可以直接在孔口倒出宽度不大于2MM的锥面来代替中心孔。若孔径较大,就用小端孔口和大端外圆作为定位基面,来保证定位精度。
采用锥堵或锥套心轴。
精加工外圆亦可用该外圆本身来定位,即安装工件时,以支承轴颈本身。
对于该零件, 155端面要求不高,可选用它为精基准,对 65外圆的精加工。
3.4选择加工方法:3.4.1平面的加工: 平面一般采用车、刨、铣、磨、拉等加工。对于本零件左右两端面和 106端面无特殊要求,采用卧式车床进行车削加工便可, 65外圆有粗糙度要求可采用卧式车床粗加工和精加工来达到所需要求,并用游标卡尺测得尺寸, 80、 75、 155外圆通过车削来加工,并倒角。而 60孔底面要通过铣、磨后镗出底面沟槽再研磨来完成加工。
3.4.2 孔和退刀槽的加工: 孔的加工方法有钻 、扩、镗、拉、磨,本零件中的 60+0.046 0采用金刚镗床来加工,分别进行粗、精、细镗,借用内径千分尺来测量。 32和 47孔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