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原理》课程设计报告-数字信号频带传输系统设计.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课 程 设 计 报 告
课程名称 通信原理
课题名称 数字信号频带传输系统设计
专 业 通信工程
班 级 0881
学 号
姓 名
指导教师
2011年1月 10 日
湖南工程学院
课 程 设 计 任 务 书
课程名称 通信原理
课 题 数字信号频带传输系统设计
专业班级 通信工程0881
学生姓名
学 号
指导老师
审 批
任务书下达日期 2011 年 1月 10 日
任务完成日期 2011 年 1 月 19日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目的与设计内容
学生通过自己设计及建立通信系统,掌握通信系统的构成原理、信号传输的概念,加深对通信系统及信号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动手能力。要求学生经过课程设计这一教学环节学会应用MATLAB软件来实现信号传输中的各个基本环节。
可选的设计题目有:
(1)信息论基本计算。要求:
编程实现信源平均信息量的计算(以高斯分布的信源为例);
编程实现离散信道容量的计算(以输入符号等概分布为例);
编程实现信源编码过程(以Huffman编码为例);
(2)脉冲编码调制(PCM)实现
编程实现PCM技术的三个过程:采样、量化与编码。
采样:低通连续信号采样,以为例说明低通采样定理,绘出信号时、频图形;带通连续信号采样,以为例说明带通采样定理,绘出信号时、频图形。
量化:均匀量化,以幅度的正弦信号为例实现为64级电平的均匀量化;非均匀量化,输入A律PCM编码器的正弦信号,采样序列为,将其进行PCM编码,给出编码器的输出码组序列
编码:以上述信号为例,实现A律的13折线近似法及国际标准PCM对数A律量化编码。
(3)数字信号基带传输系统设计
编程实现常见基带信号的波形、码型转换,包括:单/双极性、非归零/归零码、数字双相码(曼彻斯特码)、密勒码、AMI码、HDB3码,并绘出每种波形、码型的功率谱分布,给出与在理论课上所学相符合的分析与理解;
编程实现基带传输系统的误码率计算,包括:二电平和多电平编码的误码率计算;
编程实现基带信号传输的扰码与解扰。
(4)数字信号频带传输系统设计
编程实现ASK调制/解调技术,绘出时、频域波形;
编程实现FSK调制/解调技术,绘出时、频域波形;
编程实现PSK、DPSK调制/解调技术,绘出时、频域波形;
编程实现16/64QAM调制/解调技术,绘出时、频域波形;
(5)数字通信频带传输系统综合设计
综合(1)、(2)、(3)、(4)的设计程序,并将它们封装为SIMULINK模块,设计一个完整的数字通信频带传输系统。
(三)、进度安排:
第十八周 星期一: 课题讲解,查阅资料
星期三: 总体设计,详细设计
星期四: 编程,上机调试、修改程序
第十九周 星期一:编程,上机调试、修改程序
星期二:上机调试、完善程序
星期三: 答辩
星期四-星期六: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目录
一、 课题的主要功能 7
二、课题的功能模块的划分 7
1、平均信息量的计算 7
2、离散信道容量的计算 7
3、以Huffman编码实现信源编码 8
4、ASK调制技术,绘出时、频域波形 8
5、FSK调制技术,绘出时、频域波形 9
6、PSK、DPSK调制技术,绘出时、频域波形 9
7、16/64QAM调制技术,绘出时、频域波形 9
三、主要功能的实现 10
1、 信源平均信息量的计算(以高斯分布的信源为例) 10
2、 离散信道容量的计算 10
3、 信源编码(以Huffman编码为例) 11
4、 编程实现ASK调制技术、绘制时、频域波形 11
5、 编程实现FSK调制技术、绘制时、频域波形 12
6、 编写实现PSK/DPSK调制技术,绘制时。频域波形 12
7、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