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焦煤技工学校钳工工艺学劳动版 第4版课件第一章 金属切削的基础知识02.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三、刀具材料 第一章 金属切削的基础知识 1、刀具材料应具备的性能 (1)高硬度:为工件硬度的1.3-1.5倍,一般要求 60HRC以上。 (2)足够的强度和韧性 (3)高耐磨性 (4)高耐热性 (5)良好的工艺性 2、常用刀具材料 第一章 金属切削的基础知识 碳素工具钢:T8A、T10、T12A。如丝锥、锉刀、锯条等。 合金工具钢:9SiCr、CrWMn。如拉刀、铰刀、钻头等。 高速钢:W18Cr4V、W6Mo5Cr4V2。如钻头、铣刀、齿轮刀具等。 硬质合金:粗加工YG6、YG8、YT5;精加工YT15、YT30。能耐1000℃ 高温,耐磨性好。 陶瓷:Al2O3、Al2O3-TiC、Si3N4;车刀(高速)。特点:热硬性好,耐磨,抗弯性差,易碎。 立方氮化硼:如车刀、铣刀(中高速)。特点:热硬性强,可耐1500℃高温,与铁亲和力小。 人造金刚石:如车刀、铣刀等。特点:热硬性好。 第三节 金属切削过程与控制 一、切屑的形成及种类 二、切削力 三、切削热 四、刀具寿命 五、切削液 第一章 金属切削的基础知识 金属在切削过程中,会出现一系列物理现象,如金属变形、切削力、切削热、刀具磨损等,这些都是以切屑形成过程为基础而生产中出现的许多问题,如积屑瘤、振动、卷屑、断屑等,都与切削过程密切相关。 第一章 金属切削的基础知识 1. 切屑形成过程 切削层 的金属 弹性变形 塑性变形 挤裂 切离 切 屑 切削层的金属受到刀具前刀面的推挤后产生弹性变形 随着切应力、切应变逐渐增大,达到其屈服强度时,产生塑性变形而滑移 刀具继续切入时,材料内部的应力、应变继续增大,当切应力达到其断裂强度时,金属材料被挤裂 沿刀具前刀面流出 第一章 金属切削的基础知识 一、切屑的形成及种类 第一章 金属切削的基础知识 2、切屑的种类 切屑分为带状切屑、节状切屑和崩碎切屑三类。 第一章 金属切削的基础知识 (1)带状切屑 带状切屑呈连绵不断的带状或螺旋状,与刀具接触的底层光滑,背面呈毛绒状。 (a)形成条件:大前角、切速高、进给量小、被切金属塑性好。 (b)切屑形成过程:弹性变形、塑性变形、切离。 (c)优点:切削力平稳、切削热少、加工表面光洁。 (d)缺点:切屑连绵不断,易缠绕、易划伤已加工表面。 第一章 金属切削的基础知识 (2)节状切屑 节状切屑上面呈较大的锯齿状,底面有不贯穿的裂纹 形成条件:切速低、进给量大、中等硬度材料。 缺点:切削力波动大、工件表面较粗糙。 (3)崩碎切屑 切削层金属发生弹性变形后,一般不经过塑性变形就突然崩裂而形成形状不规则的崩碎切屑 形成条件:铸铁、铸造黄铜等脆性材料。 缺点:切削热和切削力集中在刀具的主刀刃和刀尖处,刀尖易磨损、易产生振动,表面质量不高。 第一章 金属切削的基础知识 二、切削力 1、切削力的分解 切削力是指切削时刀具切入工件,切削层产生变形成为切屑所需的力。 切削力是一个空间力,为了便于研究将其分解为三个相互垂直的分力,即主切削力、进给力和背向力。 第一章 金属切削的基础知识 第一章 金属切削的基础知识 主切削力: 切削合力在切削速度方向上的分力,垂直于基面,其大小约占总的切削合力的85%~90% 背向力: 切削合力在切削深度方向上的分力;它在基面内,与切深方向相反 进给力: 切削合力在进给方向上的分力;它在基面内,与进给方向平行,但方向相反 第一章 金属切削的基础知识 2、影响切削力的主要因素 工件材料 切削用量 刀具角度 切削液 第一章 金属切削的基础知识 (1)工件材料的影响 (a)强度和硬度高,则切削力大。 (b)塑性和韧性高,则切削力大。 塑性大的材料,切屑与前刀面的摩擦系数大,接触区较长,故切削力较大; 韧性高的材料,致使其发生变形或破坏所消耗的能量较多,故切削力也较大。 如不锈钢0Gr18Ni9Ti与正火的中碳钢的强度硬度基本相同,但不锈钢的塑性韧性较高,其切削力要比正火的中碳钢约高25%。 第一章 金属切削的基础知识 (2)刀具角度的影响 (a)前角:增大,切削力减小。 (b)主偏角:增加,切削力降低。 (3)切削用量的影响 (a)切削深度ap的影响最大。 (b)进给量f的影响次之。 (c)切削速度的影响 (4)切削液 为了提高切削效果而使用的液体称为切削液。合理选用切削液可以减小塑性变形和刀具与工件间的摩擦,使所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