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江苏省普通高校对口单独招生语文考试大纲 - 江苏省教育考试院.doc

发布:2017-08-13约1.19万字共1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江苏省普通高校对口单独招生语文考试大纲 ? 本考纲主要依据2009年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研究制定。以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指导委员会审定的省职业学校文化课教材《语文》1—5册为主要范围,重点考查考生基础知识及应用、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等方面的水平,以及考生进入普通高校继续学习所必需的语文能力,引导考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推进中等职业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一、命题原则 (一)覆盖全面、突出重点。充分体现《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规定的语文课程教学要求,充分体现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注重考查考生应具备的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二)能力为本、注重应用。对语文知识的考查,应结合日常生活和职业场景中的语文运用进行,注重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的考查。 (三)科学规范、正确引导。命题应遵循语文教学和语文学习的规律,采用恰当的考查形式和方法,合理设计试题。应体现新教材的基本理念和教学目标,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和必要的区分度。 二、考试内容及要求 (一)考试内容 1.基础知识及应用 (1)正确读写3500个常用汉字。 (2)正确理解和运用基本篇目中的常用词语(包括成语)。 (3)正确辨析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和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常见的病句类型,并能够改正。 (4)扩展语句,压缩语段按照具体要求 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 B.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C.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D.欣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E.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对A、B、C、D、E五个能力层级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三)考试基本篇目 1.沁园春·长沙…………………………………………………………毛泽东 2.再别康桥………………………………………………………………徐志摩 3.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 子 4.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俄]普希金 5.荷塘月色………………………………………………………………朱自清 6.长江三峡………………………………………………………………刘白羽 7.我的空中楼阁…………………………………………………………李乐薇 8.景泰蓝的制作…………………………………………………………叶圣陶 9.伯格曼法则在北极…………………………………………………位梦华 10.现代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钱学森 11.静女……………………………………………………………………《诗经》 12.归园田居五首(其一)………………………………………………陶 潜 13.将进酒…………………………………………………………………李 白 14.旅夜书怀………………………………………………………………杜 甫 15.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德]恩格斯 16.拿来主义……………………………………………………………鲁 迅 17.获得教养的途径……………………………………[瑞士]赫尔曼·黑塞 18.药……………………………………………………………………鲁 迅 19.警察与赞美诗………………………………………………[美]欧·亨利 20.我的母亲……………………………………………………………胡 适 21.多年父子成兄弟………………………………………………………汪曾祺 22.化装舞会…………………………………………………[德]亨利希·曼 23.过去的年………………………………………………………………莫 言 24.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 煜 25.雨霖铃(寒蝉凄切)…………………………………………………柳 永 26.念奴娇·赤壁怀古……………………………………………………苏 轼 27.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28.蝉………………………………………………………………[法]法布尔 29.动物身上会进化出轮子来吗?………………………………………周立明 30.寂静的春天…………………………………………[美]雷切尔·卡森 31.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庞 朴 32.咬文嚼字………………………………………………………………朱光潜 33.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