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地区可再生能源发展及利用状况.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考试序列号: 137
选修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
中国农村地区可再生能源发展及利用状况
课程名称:能源与社会
学 院:管理学院
专业年级:11市场营销1班
学 号: 3111004249
姓 名: 唐琛杰
联系方式
任课老师:毛凌波
2012年4月21日
中国农村地区可再生能源发展及利用状况
摘要:据农业部对全国农村可再生能源统计结果表明,农村居民生活用能呈稳步增长趋势,农村可再生能源发展迅速,目前能源消费结构以秸秆和薪柴为主,但存在着商品能源消费城乡差距较大,地域差异显著等问题。分析表明,商品能源无法满足中国农村能源发展需求。我国拥有丰富的可再生能源,可供农村地区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小水电、地热能、生物质能。为促进在我国农村地区发展可再生能源产业,建议采取完善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政策法规体系,消除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市场障碍,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多能互补开发农村能源,加快服务体系建设等措施。
关键词:农村能源;发展现状;可再生能源农村能源是指农村地区的能源,包括能源消费和能源生产(主要是当地的可再生能源)。实际上,农村能源是针对第三世界国家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不发达,很少获得商品能源供应,主要依靠当地生产的可再生能源资源满足需要而提出的一个概念。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20年乡村人口总数达6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为.10%,农村能源关系到全国1/2人口的生活用能供应和生活质量改善。
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搞好农业农村节能减排,不仅有利于合理有效地利用农业资源,优化农村地区能源消费结构,缓解化石能源供应的紧张局面,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有利于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能源供应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我国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能源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认识中国农村能源发展趋势,选择合适的农村能源发展战略十分必要。中国农村能源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启动,激活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五项内容中,有三项跟农村可再生资源有紧密联系。缓解农村能源紧张,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成为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全面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农村居民生活用能消费总量稳步增加
在农村居民生活用能费中,优质能源的增长速度较快。其中,农村户用沼气消费增长速度最快,与200年相比增长了.5%,年均增长率为2.0%。其次为液化石油气和电力,分别增长了122.5%和95.0%,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14.3%和11.8%。而煤油消费呈负增长,与200年相比减少了67.7%,年增长率为-17.2%(见图)。中国农村居民生活用能正朝着商品化、优质化的方向发展。
1.2能源消费结构以秸秆和薪柴为主
20年中国农村居民生活用能消费结构中,秸秆占.33%,薪柴占28.%,煤占1.08%,电力占.47%,沼气占.21%,液化石油气占1.%。目前,我国农村居民生活用能仍以秸秆、薪柴为主,大部分用于炊事和取暖之用,优质能源比例低,能源消费结构极不合理。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秸秆、薪柴容易获得,几乎不需要任何费用造成的。从发展趋势来看,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秸秆、薪柴等传统生物质能仍是我国农村居民的主要生活用能。
总体上,我国农村居民炊事使用的能源主要仍以传统能源为主:柴草约占2/3;煤约占1/4;煤气、天然气约占1/10。但是,东部农村主要使用煤气或天然气的住户所占比例已达27.2%,成为仅次于柴草的第二大炊事能源;其他地区主要使用现代化能源的农户比例还不高
表5:按主要使用的炊事能源类型分布的住户构成(单位:%)
1.3地域差异显著中国幅员辽阔,跨越多个气候带,各地区经济水平发展并不平衡,生活习惯和住宅类型也不尽相同。不同区域农村居民的能源消费水平和结构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中国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迅速2008年底,农村沼气列入国家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扩大内需、振兴经济的一揽子计划,随着国家新能源发展战略的实施和应对气候变化措施的强化,农村的沼气发展空间更加广阔。为了拉动内需,中央下达的农业拉动内需新增投资项目中,第一批于2008年底下拨51.5亿元,其中沼气占到60%—70%,共30亿元;2009年下拨第二批,共184.7亿元,其中沼气占50亿元。新增50亿元沼气项目的实施,带动地方和企业自筹175亿元进行沼气项目建设,对拉动内需发挥积极和应有的作用优化农业结构调整,通过新增农村沼气项目建设,以沼气为纽带拉动养殖业、种植业和其他各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当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加快了农业结构调步伐。四是进一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