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垃圾压缩中转站案例..ppt

发布:2018-10-11约1.93千字共1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生活垃圾压缩中转站工程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1.工程概述 1.1 项目名称 XX县生活垃圾压缩中转站及城区收集点布置 1.2 XX县垃圾压缩中转站基本参数 1. 日转运生活垃圾量:近期150吨,远期300吨; 2. 所处理的垃圾种类:城市固体生活垃圾; 3. 垃圾转运方式:密闭式压缩及转运; 4. 中转站工作时间:二班制,每班6小时; 5. 垃圾压缩前容重:约0.353吨/m3;压缩后容重:约0.75吨/m3 6. 垃圾收集的不均匀性:高峰收集量:近期120吨/4小时(上午6点到10点)、远期240吨/4小时(上午6点到10点) 7.中转站距德山焚烧厂距离:60公里 8.XX县垃圾压缩中转站近期(2012-2020年)日转运生活垃圾量150吨;远期(2021年以后)日转运生活垃圾量300吨。 * 2、工程方案设计 2.1 收运系统 垃圾收集设施包括果皮箱、垃圾桶、敞开式垃圾斗。结合XX县城市规划,同时考虑XX县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发展需要,考虑改造所有现有敞开式垃圾斗,采用地埋式或者地上式垃圾收集箱,新建垃圾收集站8座。 垃圾收集站采用单层密闭型式,站内设置地坑2座,地坑尺寸为:长*宽*深=2.8*2.1*1.8;每个容积8m3,装满垃圾后重3-4吨。 * 2、工程方案设计 2.2压缩工艺的选择 本中转站考虑采用加箱体移位系统的水平预压的垃圾压缩工艺。 垃圾集装箱被装满后,箱 体平移装置移动,将满的 垃圾集装箱移出压缩机口, 同时将空的垃圾集装箱移 动到压缩机口,进行下一 箱的压缩装箱工作。 * 2、工程方案设计 * 2.3垃圾压缩中转站工艺及操作流程 2、工程方案设计 * 2.3垃圾压缩中转站工艺及操作流程 2、工程方案设计 * 2.3垃圾压缩中转站工艺及操作流程 2、工程方案设计 * 2.3垃圾压缩中转站工艺及操作流程 2、工程方案设计 * 2.3垃圾压缩中转站工艺及操作流程 2、工程方案设计 * 2.4垃圾压缩系统 2、工程方案设计 * 2.4垃圾压缩系统 自动快速门 自动快速门 自动快速门 平移装置 2、工程方案设计 2.5 垃圾转运系统 垃圾转运系统包括车厢可卸式垃圾转运车、配套垃圾集装箱。 * 2、工程方案设计 2.6 污染控制系统设备 污染控制系统设备包括有组织排放除尘除臭系统(抽风除尘除臭系统)、无组织排放除尘除臭系统(生物除臭系统)。 * 2、工程方案设计 2.6 污水处理排放系统 采用雨污分流制。站内雨水经专设收集管道直接排到站区外;近期站内生产、生活废水、垃圾渗沥液经专设收集管流入污水收集池,再用装载容量8 m3吸污车运输到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远期待市政污水管网配套建设完成后,污水通过预埋管道排入市政管网(目前本中转站日垃圾处理量150t时,污水最大日产生量约12t)。 * 2、工程方案设计 2.7 称重计量系统 选用梅特勒托利多的ZCS-50t动态数字式电子汽车衡。该系统是针对垃圾中转站特殊的使用要求,研制的垃圾处理专用汽车衡。主要由称重仪、车辆检测器、车辆控制器、IC卡读卡器、监控摄像机、称重显示控制器、语音播报器、称重打印机、摄像机控制器、控制管理计算机、车辆识别IC卡等组成,安装于垃圾收集车进站坡道口,收集车通过时可即时称出其重量。 * 2、工程方案设计 * 2.8主要设备 2.9工程造价 本工程总造价为人民币大写:3609.08万元 2、工程方案设计 * 2.8主要设备 2.9工程造价 本工程总造价为人民币大写:3609.08万元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