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部编版九年级3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pdf
历史(开卷)
(试题卷)
注意事项:
1.历史试卷满分70分,历史、道德与法治的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2.本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2页。请
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答题过程中可以参考教科书和其他资料。请独立思考,诚信答题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论语》中有“修己以安百姓”“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等说法。这体
现的精神内涵是()
A.尊师重道B.以天下为己任C.无私奉献D.顺应自然规律
2.对下列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材料1属于历史结论B.材料1肯定了商鞅变法为后来秦统一奠定了基础
C.材料2属于历史史实D.材料2说明孝文帝改革为统一民族国家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3.魏晋以来的社会风气多崇尚清淡柔媚,受少数民族尚武勇健、粗犷豪放之气影响,到隋唐时表现为悲
凉慷慨、激越豪放之气。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
A.科举制度的发展B.中外交流的频繁C.民族交融的加强D.统治者励精图治
4.李治安先生在《元代行省制度》一书中认为:元代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
较高级演化形态,也是两宋否定唐后期藩镇分权的继续。作者认为元朝()
A.地方的管理体系异常混乱B.传承创新了地方行政制度
C.杜绝了地方割据局面出现D.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5.部分学者认为,19世纪兴起的这场运动,既是封建势力和外国侵略者间矛盾的产物,又是中国积极
回应世界文明潮流的结果,延缓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过程。“这场运动”是()
A.太平天国运动B.洋务运动C.戊戌变法D.新文化运动
6.民国初年,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纷纷兴办了女子学校,培养参政意识,但是在当时女子接受新式教
育仍存在很大异议。这一现象反映了()
A.社会转型的艰难B.男女平等的实现C.维新思想的传播D.实业救国的兴起
7.新民学会是毛泽东等人于1918年4月创办,1921年1月在长沙召开新年大会时,大多数会员主张
以“改造中国与世界”作为共同目标,并赞成布尔什维克主义。这一现象出现主要是因为()
A.中国共产党的诞生B.君主立宪思想影响C.工人运动蓬勃发展D.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8.1954年9月,农民申纪兰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她提出的“男女同工同酬”
倡议,被写进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说明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A.实行直接民主方式B.落实人民民主原则C.遵循社会主义原则D.创新了民主的形式
9.根据下图,指出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是()
中国对外开放格局示意图
A.多极化B.多层次C.多元化D.立体化
10亚历山大大帝统治时期,在尼罗河河口建立了亚历山大城,成为新的希腊文化中心,城内的缪斯宫
收藏了大量文化典籍,吸引学者前往研究,促进了史学、文学、自然科学等许多领域的发展。材料说
明他是一位()
A.伟大的军事家B.贪婪的侵略者C.文明的传承者D.卓越的科学家
11.1175年一位市民赞叹道:伦敦是座幸福的城市,他们的闲暇生活有奇迹剧、狂欢节,还有体育比赛,
箭术、跑步、跳高、跳远、摔跤、投石块、掷标枪等。这反映了中世纪欧洲城市()
A.市民生活丰富自由B.是教育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