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炼油工艺基础知识(一)课件.ppt

发布:2016-12-19约9.15千字共7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炼油工艺基础知识 第一章 石油及其产品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第一节 石油的化学组成 一、石油的外观性质 二、石油的元素组成 第一类(主要元素):碳(C)、氢(H)元素 其中C含量83%~87% H含量11%~14% 合计95%~99% 组成碳氢化合物-烃 二、石油的元素组成 二、石油的元素组成 二、石油的元素组成 三、石油的烃类组成 天然石油中烃类:主要有烷烃、环烷烃、芳香烃 二次加工产物:还有烯烃 三、石油的烃类组成 三、石油的烃类组成 (一)烷烃 天然气:分为干气(贫气)和湿气(富气) 干气:含有大量甲烷、少量乙烷、丙 烷的天然气,称为干气。 湿气:除含有大量的甲烷、乙烷外,还含有少量的易挥发的液态烃蒸汽的天然气,称为湿气。 三、石油的烃类组成 (一)烷烃 三、石油的烃类组成 (一)烷烃 三、石油的烃类组成 (一)烷烃 三、石油的烃类组成 (一)烷烃 三、石油的烃类组成 (一)烷烃 三、石油的烃类组成 三、石油的烃类组成 (二)环烷烃 三、石油的烃类组成 (二)环烷烃 三、石油的烃类组成 三、石油的烃类组成 (三)芳烃 三、石油的烃类组成 三、石油的烃类组成 (四)烯烃 四、石油的馏分组成 四、石油的馏分组成 四、石油的馏分组成 四、石油的馏分组成 四、石油的馏分组成 四、石油的馏分组成 五、石油的非烃组成 五、石油的非烃组成 五、石油的非烃类组成 (一)含硫化合物 五、石油的非烃类组成 (一)含硫化合物 五、石油的非烃类组成 (一)含硫化合物 五、石油的非烃类组成 (一)含硫化合物 五、石油的非烃类组成 (一)含硫化合物 五、石油的非烃类组成 (一)含硫化合物 五、石油中的非烃组成 五、石油中的非烃组成 五、石油中的非烃组成 五、石油中的非烃组成 五、石油中的非烃组成 五、石油中的非烃组成 五、石油中的非烃组成 五、石油中的非烃组成 五、石油中的非烃组成 第二节、石油及其产品的物理性质 第二节、石油及其产品的物理性质 一、密度和相对密度 一、密度和相对密度 一、密度和相对密度 一、密度和相对密度 二、蒸气压 二、蒸气压 二、蒸气压 三、沸点与馏程 三、沸点与馏程 三、沸点与馏程 四、特性因数 四、特性因数 五、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六、粘度 六、粘度 六、粘度 六、粘度 六、粘度 六、粘度 六、粘度 七、低温性能 七、低温性能 七、低温性能 八、闪点、燃点、自燃点 八、闪点、燃点、自燃点 八、闪点、燃点、自燃点 九、油品的其他物理性质 九、油品的其他物理性质 九、油品的其他物理性质 ②运动粘度 运动粘度表示液体在重力作用下流动时内摩擦力的量度。 ν=μ/ρ 单位: 法定:m2/s,物理:cm2/s(st,斯),常用:mm2/s(cSt,厘斯) 1m2/s=10000st=1000000cst(mm2/s) ③恩氏粘度 为条件性粘度。是在规定条件下,油品从特定仪器中流出200mL所需时间(s)与20℃时流出200mL水所需时间的比值,以°E表示。 °Et=τ油/τ水 3、石油馏分粘度与组成的关系 ①含烷烃多,粘度较小;含环状烃多,粘度较大; ②馏分越重,沸点越高,粘度越大。 4、温度对粘度的影响 T升高,液体油品粘度减小,油蒸气粘度增大。 5、粘温性质 ①定义 油品粘度随温度变化的性质称为粘温性质。 粘温性质好的油品,粘度变化幅度较小。 粘温性是润滑油的重要指标之一。 ②粘温性质的表示方法 粘度比:常用50℃与100 ℃运动粘度的比值,表示为ν50 ℃ / ν100 ℃ 粘度指数(VI):欧美常用。VI越高,粘温性质越好 6、粘温性质与化学组成的关系 ①不同烃类,正构烷烃粘温性最好,环烷次之,芳烃最差 ②烃类分子中,环状结构越多,粘温性越差,侧链越长,粘温性越好 评价低温性能的指标:浊点、冰点、结晶点、倾点、凝点和冷滤点。 1、油品失去流动性的原因: ①粘温凝固:不含蜡的油品,温度降低,粘度增大而失去流动性。 ②构造凝固:含蜡油品,温度降低,蜡结晶析出,形成网状骨架,失去流动性。 2、浊点、冰点、结晶点 三点可在同一个样品的实验中同时测定。 浊点:出现蜡的微晶粒而呈雾状和混浊时的最高温度。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