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河矿1.8Mta新井初步设计-煤巷锚杆支护.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 国 矿 业 大 学
本科生毕业设计
姓 名: 学 号:
学 院: 矿业工程学院
专 业: 采矿工程
设计题目: 夹河矿1.8Mt/a新井初步设计
专 题: 煤巷锚杆支护
指导教师: 职 称: 教授
2012年6月 徐州
中国矿业大学毕业设计任务书
学院 矿业工程学院 专业年级 采矿工程 学生姓名
任务下达日期:2012年 月 日
毕业设计日期: 2012 年 月 日至 2012年 月 日
毕业设计题目:夹河矿1.8Mt/a新井初步设计
毕业设计专题题目:煤巷锚杆支护
毕业设计主要内容和要求:
根据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大纲:
1、矿Mt/a新井设计。2、完成专题:。
3、翻译一篇3000字以上的专业英语文章。目录
一般部分
1 矿区概况与井田地质特征 1
1.1 矿区概况 1
1.1.1 矿区地理位置 1
1.1.2 交通位置 1
1.1.3 当地天气气候和降水量 1
1.1.4 矿区水文情况 2
1.2 井田地质特征 2
1.2.1 煤系地层 2
1.2.2 构造 3
1.2.3 水文地质特征 4
1.3 煤层特征 6
1.3.1 可采煤层 6
1.3.2 煤层的围岩性质 7
1.3.3 煤的特征 8
2 井田境界和储量 14
2.1 井田境界 14
2.1.1 井田范围 14
2.1.2 开采界限 14
2.1.3 井田尺寸 14
2.2 矿井储量 14
2.2.1 井田勘探勘探情况 14
2.2.2 矿井地质资源量 15
2.2.3 矿井工业资源/储量 16
2.2.4 安全煤柱留设原则 17
2.2.5 矿井设计资源/储量 17
2.4.6矿井设计可采储量 18
3 矿井工作制度、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19
3.1 矿井工作制度 19
3.2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19
3.2.1确定依据 19
3.2.2矿井设计生产能力 19
3.2.3矿井服务年限 19
3.2.4井型校核 20
4 井田开拓 21
4.1井田开拓的基本问题 21
4.1.1 井筒的确定 21
4.1.2工业广场位置、形状和面积的确定 23
4.1.3开采水平的确定及采(带)区划分 23
4.1.4 大巷布置 23
4.1.5 矿井开拓方案比较 23
4.2 矿井基本巷道 29
4.2.1井筒 29
4.2.2井底车场及硐室 34
4.2.3主要开拓巷道 36
4.2.4巷道支护 37
5 准备方式——采区巷道布置 41
5.1煤层地质特征 41
5.1.1采区位置 41
5.1.2采区煤层特征 41
5.1.3煤层顶底板岩石构造情况 41
5.1.4水文地质 41
5.1.5地质构造 41
5.1.6地表情况 41
5.2采区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 41
5.2.1采煤方法及工作面长度的确定 41
5.2.2采煤方法及工作面长度的确定 41
5.2.3确定采区各种巷道的尺寸、支护方式及通风方式 42
5.2.4煤柱尺寸的确定 42
5.2.5采区巷道的联络方式 42
5.2.6采区接替顺序 42
5.2.7采区生产系统 42
5.2.8采区内巷道掘进方法 43
5.2.9采区生产能力及采出率 43
5.3采区车场选型设计 44
5.3.1确定采区车场形式 44
5.3.2采区主要硐室布置 46
6 采煤方法 48
6.1采煤工艺方式 48
6.1.1采区煤层特征及地质条件 48
6.1.2确定采煤工艺方式 48
6.1.3回采工作面参数 49
6.1.4回采工作面破煤、装煤方式 49
6.1.5回采工作面支护方式 51
6.1.6端头支护及超前支护方式 53
6.1.7回采工作面正规循环作业 55
6.2回采巷道布置 58
6.2.1回采巷道布置方式 58
6.2.2回采巷道参数 58
7 井下运输 61
7.1概述 61
7.1.1井下运输设计的原始条件和数据 61
7.1.2运输距离和货载量 61
7.1.3矿井运输系统 61
7.2采区运输设备选择 63
7.2.1设备选型原则 63
7.2.2采区设备的选型 64
7.3大巷运输设备选择 65
7.3.1运输大巷设备选择 65
7.3.2辅助运输大巷设备选择 66
8 矿井提升 68
8.1概述 68
8.2主副井提升 68
8.2.1主井提升 68
8.2.2副井提升 71
9 矿井通风及安全 73
9.1矿井通风系统选择 73
9.1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