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课程设计Ⅲ指导书.doc

发布:2017-01-06约3.01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课程设计指导书 课程设计名称: 课程设计Ⅲ 适 用 专 业: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制 订 时 间: 2014年2月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课程设计Ⅲ指导书 一.课程设计目的及意义 课程设计Ⅲ(信息系统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生的一门核心的专业发展和学生能力和素质培养具有决定性作用本课程的目的和是:使学生具备承担企事业单位信息系统的规划、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信息系统的实施、信息系统的管理等工作。 通过分析和调查了解实际企业或已有信息系统应用的案例,使学生掌握系统分析与系统设计中的主要步骤和方法,完整实现一个系统分析与设计工作,并了解应用信息系统开发的有关应用软件。 三、课程设计目标 通过课程设计,希望达到如下目标: (1)掌握实际开发一个系统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2)掌握系统初步调查和详细调查的方法; (3)掌握系统分析的方法; (4)学会系统设计的方法; (5)训练程序设计能力和信息系统的建模能力; (6)学会编写系统分析说明书、系统设计说明书 四、课程设计内容 1 、课程设计具体内容 (1)实际调查一个实际单位或部门业务流程和信息处理流程。 (2)在调查或了解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分析,获得系统的逻辑方案。 (3)根据逻辑方案,进行系统的设计。 (4)模拟系统实施。 2、选题的原则 课程设计题目以选用学生相对比较熟悉的业务模型为宜,方便学生根据课程设计的要求和具体步骤,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并参考相关的书籍较容易的完成一个具体系统的分析、设计与建模。 3、选题范围 (1)主要来自教师的横向或纵向的科研项目; (2)学生自选课题,由教师确认的题目。 4.选题要求 (1)能覆盖多个知识点,使用现有工具能够解决的问题。 (2)难易适中,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5.参考选题 (1)教材征订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2)宾馆客房信息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3)汉中供电局违章记分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4)药房划价收费系统的的分析与设计 (5)学校教材征订系统的分析与设计的分析与设计的分析与设计的分析与设计的分析与设计的分析与设计的分析与设计的分析与设计的分析与设计的分析与设计 (17)课程设计考勤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18)城市车辆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的分析与设计的分析与设计 1 .初步调查 (1)调查方法:询问、发调查表、开会、实习、查资料等。 (2)调查内容: ①企业总貌:组织概况、企业目标、现行系统情况、简单历史、企业产品、产值、利税、体制及改革情况、人员基本情况、面临的问题、中长期计划及主要困难等。 ②企业信息需求情况:了解各职能机构所要处理的数据,估计各机构发生的数据及频度,调查内、外部环境的信息及信息源。 ③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案例学习 2 .可行性分析 根据初步调查的情况,从技术上、经济上、管理上进行开发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分析并写出分析报告。 3. 详细调查 详细了解以下情况并绘制组织结构图和业务流程图: (1)现行系统的组织机构及管理职能和人员分工; (2)各项管理业务的主要处理过程、模型和算法; (3)各项管理信息的分类、分层和定义; (4)管理信息的收集、输入、传递、存储以及输出的形式; (5)管理信息处理的速度、频度、准确性、安全性及共享性情况; (6)管理信息处理的方式与方法; (7)现行代码体系状况; (8)现已开发的计算机应用项目的主要功能、应用范围、结构及有待改进的地方; (9)各部门管理人员对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要求。 4. 系统分析 根据详细调查情况绘制业务流程图,并进行功能数据分析,绘制新系统的数据流程图,编制数据字典,对较为复杂的处理逻辑编写处理逻辑说明。 5. 系统设计 (1)绘制系统结构图 (2)进行代码设计 (3)进行数据库设计 (4)进行输入、输出设计 (5)模块及模块接口的设计 6. 系统实施 完成主要功能程序编码,实现系统,并对实现的结果进行测试。 (1)新系统应用程序的登录界面的实施; (2)创建应用程序的主界面并进行菜单设计; (3)连接应用程序和数据库,并完成对数据的查询、更新等数据操作的程序设计; (4)完成统计报表的程序设计和打印模块的程序设计; (5)调试、编译程序、运行测试应用程序。 六.课程设计安排 课程设计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自由分组,每组3-4人,推选一人任负责人,采取分工合作的形式进行工作,组内一定要有必要的分工,注意合作和开发管理训练。 项目负责人从布置任务、调查、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及系统实施的阶段编制开发计划和课题开发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