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为什么要学研究方法.ppt

发布:2019-08-27约小于1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講:研究倫理 如何進行研究才是正當 研究倫理原則 無害性原則 知情權和自願原則 尊重隱私原則 避免利益衝突原則 2.1無害性原則 任何研究最基本倫理責任是保護研究對象的身體、心理和情感健康。 1939年:預防青少年犯罪的實驗性專案 1973年:以大學生進行監獄模擬實驗 後果的不確定性不應該成為迴避或忽略「無害性」原則的藉口。 研究結束之後,研究者應向參與者提供專案更多的資訊,從而引導他們釋放思想、反應或其他任何負面的副作用。 2.2知情權和自願原則 人們擁有自主決定是否參與研究專案的權利。 資格能力 小孩或精神疾病者不具備完全資格能力 志願性 給參與者報酬的研究可能帶有脅迫性 參與者不是研究對象,而是合作者。 資訊完全(多少才是完全) 理解(不要用太專業的語言) 2.3尊重隱私原則 我們有權決定在什麼時候、什麼條件下讓他人查看我們個人的資訊。 資訊的敏感性 研究環境 公共沙灘 公共場所的監控錄影 在公廁研究同性戀(1969) 研究結果的公開 匿名性與機密性 觀察人們在自動提款機前的行為表現,可能會引起哪些倫理糾紛? 2.4避免利益衝突原則 研究者必須毫無保留地公開所有與其科研 工作有關的利益關係。 營利性組織資助大學研究經費 禁止發表研究成果 干預研究成果 2.5研究倫理報告:只有真相? 研究者必須清醒地認識研究報告的力量 研究結果與統計資料都是研究者思維的產物 2.6研究倫理的增強 把研究倫理的責任完全交給研究者個人處理是很危險的 應由政府制訂相關完善的標準和法律 2.7研究倫理的融合 本研究對於研究對象有何潛在效益 是否給研究對象帶來危險 研究的潛在效益是否大於對參與者的危害 是否有足夠的預防保護措施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