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制作:Flash》——《使用元件》教学设计(北大青鸟).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使用元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教材地位及作用:
我说课的题目是《使用元件》,采用的教材是北大青鸟的《网页制作:Flash》一书。
授课类型:新授课;
授课学时:2课时;
Flash是制作网页的辅助工具,在网页中添加生动、活泼的Flash动画可以使网页吸引更多的浏览者,而元件是Flash的基础,熟练使用元件是制作出一个精彩动画的重要一环。
学情分析:
优势:
本课是职二年级课程,学生有一定的Photoshop基础,并且大部分学生喜欢上网,并希望能做出自己的个人网站可以,根据这点来引导学生学习Flash;
弱点:
职中学生普遍存在动手能力强而理解力差的特点,他们容易接受形象的内容而不善于抽象思维,因此需要老师把课程内容尽量形象化,大量运用图片和动画来展示是个不错的选择。
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的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元件的概念、创建及使用方法。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块,制作出一个个生动、活泼的动画的过程可以使学生产生巨大的成就感,并对制作Flash产生更深入探索的欲望。
在同学之间的交流合作中,培养学生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的良好品质。
能力目标:
锻炼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锻炼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脱离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如何创建元件并使用元件;
难点:根据需要定义相应的元件类型,并将效果应用到实例。
教学方法及教材处理
“3W1H”教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贯彻北大青鸟提倡的“3W1H”教学法,以下列几个问题为切入点,循序渐进地讲解元件的概念:
What: 什么是元件
Why: 为什么要用元件
Where: 常用元件有哪些
How: 如何创建元件和使用元件
任务驱动教学法
根据中职学生普遍适应形象展示而不擅长抽象思维的特点,以一个具体项目为导向,引导学生逐步接近并最终达成目标,在此过程中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自主学习,为制作出最终的效果而不断尝试各种方法,在尝试中加深记忆;当学生最终完成任务时,会产生出巨大的成就感,从而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
讲解过程中采用提问、设问、诱导、总结归纳等多种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自己去思索,去探究。
学法
通过完成任务,自主学习。在学习过程中锻炼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培养自己举一反三的能力。
通过提问和同学之间相互更正、补充,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在思考中加深印象。
媒体
多媒体教室,具有教师监控系统,可以屏幕广播、学生演示等。
课件演示讲解
Internet互联网
教学过程
复习和导课:(时间10分钟)
幻灯片展示上次课作品
目的:回忆上节课所学知识,加强记忆,将今天的知识跟以前的内容联系起来,使学生逐渐进入角色。
方法:学生自己回忆,并回答问题
由学生自己分析一段动画
目的:引申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举一反三的能力,防止学生仅局限于所学内容,同时引入本课新内容。
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请学生踊跃发言回答。
新课讲授:(时间55分钟)
新课的讲授采用“3W1H”教学法,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性格特点,以直观的动画展示代替枯燥的说教,发动学生自己总结规律,找出定义。
What:什么是元件
在讲述这个问题时,不是单调地解释定义和概念,而是首先展示学生在上网时经常看到的一些Flash,告诉学生哪些内容是元件,请同学们讨论归纳元件的定义,最后由教师给出精确的定义,并加以说明。这个过程中有了学生的参与,通过积极地思考和热烈的讨论,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印象,同时锻炼了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此时学生对元件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并且这个概念是由他自己总结出来的,比老师灌输给他的要深刻得多。这时,老师适时地提出来第二个问题:
Why:为什么要用元件
事实上这个问题通过上面的展示已经呼之欲出了,这时老师要做的就是适时的引导学生去思考,抓住各种类型的元件的使用规律,总结元件的用途。并联系以前所学的知识,想一想元件的哪些功能是以前的普通位图和动画不可能实现的?这些功能是不是很重要?所以,这就是元件出现的原因了。
那么有了元件以后人们又开发了哪些使用它的舞台呢?此时提出第三个问题:
Where:常用元件有哪些
解决了前两个问题,分析刚才展示的Flash,就可以给出元件的三个类型。还可以发动学生提出一些自己见过的元件应用,学生因为喜欢上网,此时就会开动脑筋,发掘出以前没注意过的细节。
既然元件的应用如此广泛,对Flash如此重要,我们就一定要学会把它应用于自己的Flash中。此时展示本节课的任务:绘制一个动画,并把它保存为元件。如何制作呢?很自然地引出本节重点:
How:如何创建元件
本节分为讲授和练习两部分。考虑到中职学生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