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专题研究、效果分析、结果应用 .pdf

发布:2024-11-30约6.51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专题研究、效果分析、结果应

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主战场,

是实践新课程改革理念的主渠道。我们坚持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

要》为指导,积极响应榆林市“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打造高效课堂”

的号召,以高度的热情投入到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浪潮中,在教学中

采用“预习引导、分组探究、分层训练”的教学模式,让提高课堂效

率和学生自学能力成为我校教研活动的重中之重。

自2013年8月开学以来,在县教育局及教研室的引导下,我校

积极探索,投身于课堂教学改革,在教学中采用“预习引导、分组探

究、分层训练”的教学模式,使得师生有了新发展,学校有了新变化。

一、我校采用“预习引导、分组探究、分层训练”的教学模式实际效

果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1)教师在教学中的转变

备课、写教案是最基本的教学常规,是上好一节课最基本的准

备工作,也是每位教师的家常便饭。而现在,在采用“预习引导、分

组探究、分层训练”的教学模式后,教师们由重点编写教案转变为重

点编写学案。所谓“学案”即学生的学习方案,是学生在课堂上通过

一定的学习方法,借助一定的材料或器材必须完成的学习内容。教师

编写学案的主要内容包括:学习目标、学习过程与方法、导学问题、

课堂练习及课后作业等几个部分。①学习目标主要是依据课程标准及

教材,在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

目标的基础上制定的本节课所要完成的学习目标;②学习过程与方法

主要是在掌握学生学情,吃透新课标与教材的基础上确定的课堂学习

顺序以及各环节建议学生使用的学习方法;③导学问题是学案的核心

内容,是根据学习目标、学习内容所设置的若干需要学生学习的知识

点、考点或重点,导学问题必须符合三维目标,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

规律,必须符合学生学情,能把新信息熔入已有信息的知识架构中;

④课堂练习及课后作业是为了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用刚刚学过的知

识分析一些事实、现象,完成一定习题,使新知识在运用中得到巩固,

使新知识纳入其知识结构的完整有序的知识网络,使知识条理化、系

统化。

(2)由“先教后学”到“先学后教”的转变

“先学”是指我校教学模式中的“预习引导结合”,即学生根据学

案中的学习目标、导学问题、学习方法,采取自学的方式自学教材并

完成相应的课堂练习。“后教”是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采取“生生互动

交流”或“师生互动交流”进一步释疑解难,对自学过程中的难点或

不求甚解的地方进一步理解掌握。

“先学”一般在前一天,即“预习”:学生在学案导学的引领下单

独自学教材,独立学习、独立思考,尝试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去“同化”

教材的知识。而教师的“引导”在于教给学生自学的内容及学生自学

的方法,并引导每位学生完成学案上的习题。在学生预习时,教师可

巡视,督促自学,掌握学生的自学情况,发现学生思维中的薄弱环节,

为下一步“后教”搜集素材。

“后教”即课堂教学,主要是采用“生生互动交流”或“师生互

动交流”的形式达到释疑解难,突破重难点的目的。“生生互动交流”

是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对一知半解与疑难困惑的问题进行相互讨论,

特别是自学能力较强,领悟能力较快的同学对其他同学进行交流指导,

使学生在互相帮助的良好心理氛围中完成学习内容,共同达成学习目

标。“师生互动交流”就是教师采用提问讨论的形式,提问讨论学案中

的导学问题。对于学生可以独立完成的导学问题,教师只需在提问讨

论过程中明确肯定学生的自学结果,并给予表扬鼓励即可。在提问讨

论过程中,应着重关注有待激励的学生,把导学问题中简单的重复提

问的问题留给他们,迫使他们调动感觉器官与思维器官,变依赖观望

为积极投入,也进一步迫使他们在“先学”这一环节不能“开小差”。

把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提问中上生,使各层次的学生人人参与,个个都

有受表扬的机会,通过肯定、表扬、鼓励,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愉快

或成就感,体验成功的喜悦,认为学习是“乐事”而非“苦事”,更加

激发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产生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先学后教”只

是一种理念,可以根据各种不同的课型,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地采用

不同的先学后教形式。

(3)由“统一布置作业”到“分层次布置作业”的转变

我校“预习引导、分组探究、分层训练”教学模式中亮点之一就

是“分层训练”。所谓“分层训练”即教师针对基础知识及认知能力程

度不等的学生布置不同的练习,同时,根据学生个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