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渗透膜污染过程与膜清洗的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pdf
反渗透膜污染过程与膜清洗的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
反渗透技术在水处理、海水淡化、化工、医药等领域广泛应用。反渗透膜是反渗
透技术的核心组件,具有高效、低能耗、无二次污染等优势,但长期运行过程中容易
发生污染,导致水通量下降,能耗增加,甚至膜组件失效,需要定期进行清洗维护
然而,膜材料种类繁多,不同水质、操作条件下的污染机理不同,膜清洗方法也不尽
相同。因此,探究不同污染机理下的污染行为及影响因素,筛选适用的清洗方法,具
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二、研究内容:
1.搜集不同类型反渗透膜的特性、适用范围等相关资料
2.建立适用于反渗透膜的实验室反渗透设备
3.制备人工水,采用有机物、微生物等方式对反渗透膜进行污染
4.对污染前、污染后反渗透膜进行水通量、截留率等性能测试,并分析不同污染
机理的影响因素
5.针对不同污染机理进行清洗实验,优选适用的清洗方法
6.分析反渗透膜的污染物迁移与反击机理
三、预期结果:
1.掌握不同类型反渗透膜在不同水质和操作条件下的污染机理及影响因素
2.筛选出适合不同污染机理的清洗方法,并进行考虑保护膜元件的优化清洗技术
3.探究反渗透膜污染机理,促进反渗透技术的发展
四、研究方法:
1.实验法:对人工水及反渗透膜进行材料分析、水通量、截留率、透水性等性能
测试,并对不同特性反渗透膜进行对比研究
2.理论分析法:基于观测的实验结果,开展反渗透膜污染物的转移、吸附、解吸
研究,建立不同材料污染的物质转移动力学和迁移规律的数学模型和理论研究,预测
不同条件下的污染程度
五、研究意义:
1.了解反渗透膜污染机理及影响因素,提高反渗透技术运行可靠性
2.筛选适用于不同污染机理的清洗方法,保证反渗透膜的长期稳定运行
3.为研究膜污染及清洗技术提供参考,并推进反渗透技术的发展
六、进度安排:
1.文献调研、实验设备建设:1个月
2.人工水制备及膜污染实验:2个月
3.膜清洗方法筛选及整理:1个月
4.理论分析及模型建立:1个月
5.文章撰写和论文答辩:2个月
总计:7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