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大纲.doc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英文名称:GraduationDesign(Thesis)andOralDefense
学分:14
学时:总学时14周,其中实践14周
先修课程:所有其他课程
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
授课对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
教学单位: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
修读学期:第8学期
一、课程描述和目标
毕业设计(论文)是本科教学最后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解决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一个重要过程,也是对之前各教学环节的深化和检验,具有独立性、综合性和实践性。通过毕业设计,使学生对所学理论和知识进行一次全面的回顾和总结,同时,通过具体课题的分析、设计和实现,使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巩固和发展所学理论知识,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和基本技能,使学生具备解决本专业复杂问题的能力。课程主要面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的学生,主要内容是:社会调研、查阅文献、收集资料、问题分析、方案设计、产品研发、论文撰写、答辩等。
课程目标:通过毕业设计(论文),每个学生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完成课题任务,接收一次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相关应用课题的训练,全面提高学生调研、文献阅读、问题分析、方案设计与实现、技术文档写作、口头表达和交流能力,进一步促进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本课程具体教学目标如下:
课程目标1:能使用多种调研方法和手段,获取专业复杂工程问题的需求,并能转化为专业的表达,进一步提升沟通和交流能力通过多种途径检索、收集和整理相关文献和材料,并能从中寻找解决解决问题的方案,进一步训练和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初步科研能力。
课程目标2:能综合应用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技术,对专业相关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并能得到有效的结论。能根据课题需求进行分析,构思方案,运用相关知识进行解决方案设计,并能在设计中从社会、技术、经济等方面论证方案的可行性。
课程目标3:能够运用软件工程的方法,同时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和工具解决专业复杂工程问题研发、测试,并能够选择合适的支持环境,实现课题目标,并从中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工程素养,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
课程目标4:撰写毕业设计论文(设计说明书)等文档,学会编制技术文档的方法,能将研究设计成果以论文的方式完整呈现。
二、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
毕业要求指标点
课程目标
权重
指标点1-4:能够将计算机相关知识和数学模型方法用于计算机专业工程问题解决方案的比较与综合。
课程目标1
H
指标点2-4:能运用计算机基本原理,借助文献研究,分析计算机软硬件系统、模块或算法设计与实现过程中的影响因素,通过归纳总结获得有效结论。
课程目标2
H
指标点3-3:能够针对特定的系统,完成计算机软硬件系统、模块或算法的设计,用计算机专业图等恰当的方式呈现设计成果,在设计中体现创新意识。
课程目标3
M
指标点4-4:能够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合理解释实验现象,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课程目标2
H
指标点7-1:具有环境保护的自觉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关注计算机相关领域在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
课程目标1
M
指标点10-3:具备跨文化交流的语言和书面表达能力,能就专业问题,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基本沟通和交流。
课程目标4
H
三、教学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
序号
项目
内容与要求
学时
类型
对应课程目标
1
查阅文献及写综述
(1)查阅、整理文献;
(2)撰写文献综述。
2.5周
综合
课程目标1
2
外文翻译
(1)查阅课题相关外文文献1-2篇;
(2)翻译(英译中)。
0.5周
综合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3
开题报告
撰写开题报告
1.5周
综合
课程目标3
4
算法研究及实现/系统开发及调试
(1)算法研究及实现/系统开发及调试;
(2)系统调试。
5周
设计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5
撰写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撰写
4周
设计
课程目标4
6
毕业设计(论文)答辩
毕业设计(论文)答辩
0.5周
综合
课程目标2
合计
14周
四、课程教学方法
学生分散独立完成,教师个别指导。
五、学业评价和课程考核
(一)考核方式及具体要求
序号
考核方式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课程目标4
合计
1
指导评阅
10
10
10
10
40
2
交叉评阅
10
10
10
30
3
论文答辩
10
10
10
30
20
20
30
30
100
(二)考核与评价标准
1.指导评阅考核与评价标准
分值
观测点
90-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