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漫大细胞淋巴瘤的护理.ppt
关于弥漫大细胞淋巴瘤的护理第1页,讲稿共23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定义(WHO)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指大的肿瘤性B淋巴细胞呈弥漫性生长,肿瘤细胞的核与正常组织细胞的核相近或大于组织细胞的核,细胞大小不小于正常淋巴细胞的两倍。第2页,讲稿共23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概述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是NHL中最常见的类型,几乎占所有病例的1/3。该类淋巴瘤恶性程度较高,但对化疗反应好,5年生存率可达75%-80%。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可以原发淋巴结或原发结外病变起病。超过50%的病人诊断时有结外病变侵犯。最常见的结外病变是胃肠道和骨髓。第3页,讲稿共23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分型根据组织学形态改变将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分为中心母细胞型免疫母细胞型富于T细胞/组织细胞型间变型另外还有2类特殊少见的亚型:纵隔硬化性大B细胞淋巴瘤血管内淋巴瘤第4页,讲稿共23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临床表现1、浅表淋巴结肿大:最常见的首发症状,以颈部无痛性淋巴结肿大最常见,其次是腋窝、腹股沟淋巴结,淋巴结呈进行性肿大、不对称、无压痛、质实有弹性。2、深部淋巴结肿大:主要为肺门、纵隔、肠系膜、腹膜后淋巴结肿大,早期可无症状,病变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可出现相关症状。3、结外表现:起源结外约占35%,主要为胃、皮肤、口咽腔、小肠和中枢神经系统,其他如鼻窦、睾丸、甲状腺等,因部位不同而有不同表现。4、全身症状:发热,盗汗,体重减轻,常见于较晚期。第5页,讲稿共23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常规检查.全血细胞检查、生化检查、免疫组化.头/颈/胸/腹/盆腔CT.PET扫描.骨髓穿刺.β2-微球蛋白、LDH.乙型肝炎相关检测.腰穿.腹部B超.淋巴结活检第6页,讲稿共23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治疗(一)标准一线治疗方案:利妥昔单抗(Rituximab,R)+CHOP(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方案。第7页,讲稿共23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治疗(二)二线方案众多,但仍然缺乏标准方案DHAP(地米/顺铂/阿糖胞苷)±美罗华ESHAP(vp16/甲强龙/阿糖/顺铂)±美罗华GDP(吉西他滨/顺铂/地米)±美罗华GemOX(吉西他滨/奥沙利铂)±美罗华ICE(异环/卡铂/vp16)±美罗华MINE(美司钠/异环/米托/vp16)±美罗华第8页,讲稿共23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病史简介患者,朱杰,男,51岁,因“确诊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发热一周入院”。2014-09发现右肩部一包块,逐渐增大伴体重减轻,遂行“右肩部包块切开活检术”,术后病理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2014-09至12月行R-CHOP化疗一次,R-DA-ECHOP化疗三次后右肩包块明显缩小;12-26行R-DHAP化疗后再次出现右肩包块行局部放疗后肿块消失。2015-02行美罗华单药化疗一次。2015-03发现右颈部包块予DHAP化疗一次后包块消失,但短时间内又迅速增大伴疼痛。2015-04行GemOX方案一次,肿块无明显缩小。2015-05出现血细胞进行性下降伴发热,考虑嗜血细胞综合症。于06-07入我院进行姑息治疗。第9页,讲稿共23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辅助检查血常规:红细胞:3.72*10^12/L血红蛋白:92g/L白细胞:0.3*10^12/L中性粒细胞:0.0*10^12/L血小板:16*10^9/L血生化:LDH:5106U/L白蛋白:31.9g/L三对半:乙肝表面抗体,e抗体,核心抗体阳性。凝血:纤维蛋白原:4.74g/LD-二聚体:7037ug/L尿常规:蛋白质1+g/L,尿胆原3+第10页,讲稿共23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知识回顾肝炎大三阳:表面抗原(+),E抗原(+),核心抗体(+),表示病毒在人体内不断复制,有较强的传染性,如果伴有肝功能异常,应积极到专科医院抗病毒治疗。肝炎小三阳:表面抗原(+),E抗体(+),核心抗体(+),表示病毒复制活动及传染性较弱。但少数病毒变异病人虽为“小三阳”,病毒仍进行复制,所以应进一步检查乙肝病毒、DNA多聚酶定性或定量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