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3_T 977-2020 硅藻改性沥青混合料施工技术规范.docx
ICS93.080.20P66
DB3
云南省地方标准
DB53/T977—2020
硅藻改性沥青混合料施工技术规范
2020-04-26发布2020-07-26实施
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I
DB53/T977—2020
目次
前言 III
引言 IV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定义 1
4代号 2
5材料 2
5.1一般规定 2
5.2硅藻改性剂 2
5.3硅藻复合改性剂 3
5.4检验与包装 3
6混合料技术要求 4
6.1级配 4
6.2马歇尔试验指标 4
6.3性能要求 5
7配合比设计 6
7.1基本要求 6
7.2配合比设计及要求 6
7.3混合料试验室拌和工艺 7
7.4性能要求 7
8施工 7
8.1投料与拌和 7
8.2运输 7
8.3沥青混合料的摊铺和碾压 8
8.4接缝 8
8.5开放交通及其他 8
9施工质量控制及检验 8
9.1施工前检查 8
9.2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8
9.3质量检测与验收 9
9.4安全及劳动保护 9
附录A(规范性附录)硅藻改性剂比表面积快速测定方法(溶液吸附法) 10
参考文献 12
II
DB53/T977—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云南省交通运输厅提出。
本标准由云南省交通运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YNTC13)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云南省公路科学技术研究院、云南阳光道桥股份有限公司、云南模迪菲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梅庆斌、荀家正、汪德元、岳晋伟、赵小洁、李荣盛、粟海涛、严世祥、任梵贾英俊、张森、任建、王家斌、普慧、李凌峰、杨东文、王思玮、程诗融、周彬、贾敬鹏、白丛启、张桂铭、李宁、李晓龙、赵洲清。
III
DB53/T977—2020
引
言
硅藻改性剂是利用硅藻的纳米微孔结构以及硅藻对沥青中油份的吸附功能,从而使沥青混凝土路面具有抗高温、抗老化和抗水损害等特点,并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新型节能环保路面材料。将硅藻改性剂应用于沥青混合料,可显著提高沥青路面的高温稳定性、抗水损害性能,延长路面使用寿命。
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硅藻生产国,目前总生产能力超过40万吨/年,已探明储量居世界前列。云南具有丰富的硅藻矿资源,是我国硅藻储量最多的地区之一,储量居全国第三位。为适应硅藻改性沥青路面推广应用的需要,指导云南省硅藻改性沥青路面的施工、检测及验收工作,确保硅藻改性沥青路面的质量,结合云南省的气候及道路特点,特制定本标准。
1
DB53/T977—2020
硅藻改性沥青混合料施工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道路用硅藻(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术语和定义、代号、材料、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施工质量控制及检验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各等级公路和市政道路的新建、改建及养护工程中硅藻(圆筛藻、小环藻)及硅藻(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的生产、施工、质量控制和检验,其它藻形的硅藻改性剂亦可参照本标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5816催化剂和吸附剂比较面积测定法JC/T414硅藻土
JTGE20-2011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JTGE40-2007公路土工试验规程
JTG3450-2019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F80/1-2017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DB53/T654-2014温拌橡胶沥青混合料施工技术规范
《公路工程竣(交)工验收办法实施细则》(交公路发[2010]65号)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硅藻
一种主要由单细胞的水生藻类遗骸和软泥固结而成的无定形非晶质矿物。3.2
硅藻改性剂
去除与硅藻共生的粘土、砂砾、有机质、碎屑矿物等杂质,使硅藻(圆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