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金属矿产品及其主要固体废物矿相分析方法 反射式光学显微镜法.docx
进口金属矿产品及其主要固体废物矿相分析方法反射式光学显微镜法
3
SN/T5685—2024
5.2.5金刚石磨料包括:
a)金刚砂120号;
b)金刚砂150号;
c)金刚砂600号;
d)金刚砂1000号。
5.2.6抛光剂包括:
a)氧化铁(红粉);
b)氧化铬、重铬酸铵;
e)氧化镁;
d)氧化铝。
5.2.7黏合剂包括:
a)强力胶黏剂;
b)环氧树脂(双酚A缩水甘油醚或二酚基丙烷缩水甘油醚)、固化剂(三乙醇胺或间苯二酚)。
5.2.8塑料模具:直径20mm~30mm,高5mm~15mm。
6制样程序
6.1检查样品情况
6.1.1制作人员验收标本,应仔细核对样品和送检的编号是否一致,若有不同者,应立即与收样人或
委托人联系予以纠正。
6.12详细了解制样要求,用记号笔标出标本切片的位置和方向,对具层状构造、片状构造或条带状构造的标本,选择垂直层面、片理面或条带方向标出切片位置。
6.1.3检查样品大小、新鲜及坚硬或松改程度,样品体积应大于模具直径的1/2,松散样品应填满模具底部。
6.2光片制样
6.2.1胶固
将样品与环氧树脂加固化剂的胶液混合,倒人模具中固化。将样品放于真空冷镶嵌机中,在室温下完全固化后倒出即为光学试样。
如样品在后续切片、磨平过程中不会出现破碎、粉化,可不进行胶固。
6.2.2切片
6.2.2.1坚硬块状样品或凝固完成的光学试样应事先进行切片,切片应对准标本所标记的位置进行切割,切割成四边形片状,长宽分别为40mm、25mm,厚10mm左右,剩余样品为手标本。
6.2.2.2光学试样可直接切割成厚10mm左右的切片。
6.2.2.3易碎裂或松散样品胶固后再切片。
6.2.3磨平
6.2.3.1粗磨:将胶固好的光学试样或样品两面分别在磨片机上用120号金刚砂加水混合磨3min-5min,磨至可见标志性形态位置,用水洗净。
6.2.3.2中细磨:将粗磨后的光学试样或样品一面,在磨片机上用150号金刚砂加水混合磨平,磨至用手摸平面较为光滑,用水洗净。
6.2.3.3细磨:将中细磨好的光学试样或样品,用600号金刚砂加水混合磨平。磨至平面光滑。用水
粒级名称
矿物粒径mm
粗粒
5-10
中粒
细粒
022
微粒
002~02
隐晶
002
7
SN/T5685—2024
A2.2.2呈圆形构造如下:
a)环状构造和同心圆状构造:主要矿物为隐品质或非品质,集合体形态复杂,断面呈弯曲环带或同心。
b)缅状构造:矿物集合体呈球形或椭球形,形似缅粒,大小相近,直径小于2mm,断面为同心圆。
c)豆状构造:直径大于2mm的蛹粒。
d)结核状构造:矿物集合体呈大小不等的球状或铁饼状的结核,直径从几毫米到几百毫米不
等,内部呈圆心壳层。
A.2.2.3呈交叉状和孔洞构造如下。
a)角砾状构造;矿物集合体呈大小不等角砾,粒径一般在2mm以上,被细小的矿物集合体包围胶结。
b)网脉状构造(似角砾构造):两组方向的不规则脉穿插,相互交切呈网状。
c)斑杂状构造:金属矿物集合体形状不规则、大小不一、分布不均匀,有的部位稠密,有的部位稀疏。
d)多孔状构造:矿物集合体呈疏松状,有许多孔洞,形状和大小不一,分布无规律。
e)品洞状构造:矿物集合体间有较大的孔洞,并在孔洞中生长有矿物自形品体的品簇。
9
SN/T5685—2024
参考文献
[1]DZT0275.1—2015岩矿鉴定技术规范第1部分:总则及一般规定
[2]GB/T30067—2013金相学术语
[3]卢静文,彭晓蕾.金属矿物显微镜鉴定手册[M].北京:地质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