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09进风巷施工作业规程.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章 概 况
第一节 概 述
一、巷道名称
本《作业规程》掘进的巷道为4209运输巷及其内所有的躲避硐与绞车窝。
二、掘进目的及用途:为4209工作面形成生产系统,满足进行回采工作时通风、行人、管线铺设的需要。
三、巷道设计长度及服务年限
巷道设计长度:约163米(平距),服务年限为两年。
四、预计开、竣工时间
经矿有关领导研究决定,本掘进工作面自2013年1月开工,预计2013年3月份竣工。
第二节 编写依据
一、采区设计说明书及批准时间
采区设计说明书为《4200采区设计说明书》,于2005年11月25日批准。
二、地质说明书及批准时间
本工作面地质说明书名称为《4209运输巷地质说明书》,批准时间为2012年11月20日。
三、矿压观测资料
断层附近围岩应力集中。
第二章 地面相对位置及地质水文情况
第一节 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
4209进风巷服务于4209工作面,位于4200采区,工作面的地表为农耕田,地势平坦,除一条田间生产小路外,无其他重要建筑物及水体存在。
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表
水平名称 -140水平 采 区 名 称 4200采区 地面标高(m) +79—+80m 巷道标高(m) -180—-190m 地面的相对
位置及建筑物 该巷道地面位于工业广场西南部,地表均为农耕田,除一条田间生产路外,无其他重要建筑物及水体存在。 井下位置及
掘进对地面
设施的影响 该巷道服务于4209工作面,位于XF2断层东部. 四邻采掘情况 该巷道上部为3层煤3103、3105,已分别于1990年12月、1991年7月回采完毕。 煤厚 0.6-0.8m,平均0.7m 煤层倾角 3°—8°,平均4° 长 度 163m 第二节 煤(岩)层赋存特征
一、煤(岩)层产状、厚度、结构、坚固性系数。
4层煤中间无夹矸,煤层结构简单,属不稳定局部可采煤层,煤层呈丝绢光泽,灰黑色,为半暗型煤,最常见为参差状和阶梯状断口,脆性大,裂隙发育。煤层厚度0.6~0.8米之间,平均0.7米。煤层容重为1.27-1.34 t /m3,普氏硬度系数f=2-3之间。顶板为粉砂岩或粉细砂岩互层,厚度3.1m;直接底为粉砂岩或砂质粘土岩,厚度3.0m。
顶、底 板 岩 性 特 征 表
顶底板名称 岩石名称 厚度m(平均) 岩性特征 顶板 粉砂岩或粉细砂岩互层 2.8m 裂隙发育中等,水平层理发育,f=3-4。 底板 粉砂岩或砂质粘土岩 3.1m 具可塑性,遇水变软,f=2—3 二、煤层煤质、瓦斯及CO2涌出量、瓦斯等级、发火期、煤尘爆炸指数、地温、地压:
该煤层为气煤;矿井瓦斯相对涌出量为1.63m3/t,二氧化碳相出量3.17m3/t,矿井瓦斯绝对涌出量为0.54 m3/min,二氧化碳绝对涌出量为1.05m3/min,属低瓦斯、低二氧化碳矿井;煤尘爆炸指数38.64%,具有爆炸可能性;煤层有自燃发火倾向,发火期为6-8个月;工作区温度180C-200C,地温梯度20C/100m;本区域地压显现不明显。
附:煤岩层综合柱状图
第 三 节 地质构造
根据4207轨道巷的实际揭露,该区域煤层比较稳定,基本为一单斜构造,煤层倾角在3 o~8o之间,煤层厚度在0.6~0.8米之间。根据XF2实际揭露位置,预计该巷道施工至107m将揭露一断层,其产状181o ∠53°该断层落差在1.2m左右,对掘进有一定影响,此巷道的收尾处为XF2断层落差在0-5m之间,在掘进过程中将可能揭露一些零散构造区,工区将提前编制安全技术措施,加强支护,确保过断层安全。
本区域内无陷落柱和无火成岩侵入现象。
第 四 节 水文地质
影响掘进施工的主要含水层为:4煤顶底板砂岩水,裂隙发育且局部赋水,在顶板破碎处煤顶板砂岩水将以淋水的形式流入工作面,对正常掘进将产生一定影响。预计正常涌水量2.0m3/h,最大涌水量4.0m3/h,根据4205工作面的推采和根据3101运输巷、西翼工作面补回风巷、西翼运输大巷密闭墙的反水孔显示(此三道密闭标高低于采空区最低处的标高)无反水,证明老空区内均无积水。虽然如此,但应在巷道施工前准备好排水设备,并保证完整好用。
施工过程中应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施工原则。掘进中应备齐备足排水设备,加强对顶板的监控、质量管理,出现异常情况及时汇报调度室、生产技术部,实现安全生产。
第三章 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
第一节 巷道布置
本块段煤层倾角4 o左右,设计在4200运输巷L6前7.9米处拨门,方位角315 o,平巷施工8米后按100下山找到顶板后沿4煤顶板掘进。具体位置及方位由技术测量人员具体标定。
附:4209运输巷剖面图
4207运输巷平面位置图
第二节 支护设计
一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