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论文规定(教务处下发).docx
PAGE
1-
本科生论文规定(教务处下发)
一、论文选题与撰写要求
(1)本科生在选题时,应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和个人兴趣,充分考虑社会需求与学科发展趋势,确保选题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践价值。选题应与课程学习相结合,体现专业知识的应用与拓展。学生需在导师的指导下,对选题进行充分调研,确保选题的科学性和可行性。选题需经过学院学术委员会的审核,方可正式确定。
(2)论文撰写过程中,应遵循学术规范,严格遵守学术道德。论文结构应完整,包括摘要、关键词、引言、正文、结论、参考文献等部分。正文部分应包括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实验结果与分析、结论等。研究方法应科学合理,实验结果应真实可靠,分析应深入透彻。在撰写过程中,应注重逻辑性、条理性和连贯性,确保论文的学术性和严谨性。
(3)论文撰写过程中,应注重文献综述的撰写。文献综述应全面、客观地反映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分析现有研究的不足,并提出自己的研究思路。文献综述的撰写应遵循一定的规范,包括作者、年份、期刊名称、卷号、期号、页码等信息的准确标注。在引用他人观点和研究成果时,应注明出处,避免抄袭和剽窃行为。论文完成后,学生应主动请教导师,对论文进行多次修改和完善,确保论文质量。
二、论文格式规范
(1)论文格式应遵循学校教务处规定的统一格式要求。封面包括论文题目、作者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姓名、学院名称、提交日期等基本信息。正文部分应使用标准的论文结构,包括摘要、关键词、引言、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实验结果与分析、讨论、结论和参考文献。摘要应简明扼要地概括论文的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
(2)正文排版要求字体为宋体,字号为小四号,行距为1.5倍行距。标题层级分明,一级标题使用黑体,二级标题使用楷体,三级标题使用宋体。图表应清晰,并附有相应的标题和编号。图表中的文字和数字应与正文保持一致。参考文献格式应按照学校规定的规范进行标注,包括作者、出版年份、文章题目、期刊名称、卷号、期号、页码等信息。
(3)论文提交前应仔细检查排版和格式是否符合要求。所有页面应统一页边距,一般设置为上下左右各2.5厘米。页眉页脚内容应简洁明了,包括论文题目、页码等信息。封面、摘要、关键词等部分可单独排版,但需在正文中体现。论文中的公式、方程、表格等应规范编号,并在文中相应位置引用。
三、论文查重与学术规范
(1)本科生论文查重是确保学术诚信的重要环节。学校要求所有提交的论文必须通过查重系统检测,查重率不得超过学校规定的标准。查重结果将作为论文评审的重要依据之一。学生应充分认识到查重的重要性,避免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在论文撰写过程中,应注重原创性,合理引用他人观点和研究成果,并按照学术规范进行标注。如需引用他人作品,必须注明出处,避免因引用不当导致的查重率超标。
(2)学术规范是学术研究的基本准则,本科生在论文撰写过程中应严格遵守。这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首先,尊重知识产权,不得抄袭、剽窃他人作品;其次,正确引用和标注参考文献,确保论文的学术性和严谨性;再次,遵循学术道德,如实报告实验数据,不得篡改、伪造实验结果;最后,论文内容应真实、客观,不得夸大或虚构事实。违反学术规范的行为将受到严肃处理,包括但不限于取消学位授予、通报批评等。
(3)学校鼓励学生通过查重系统了解自己的论文查重率,并在提交论文前进行必要的修改。查重过程中,如发现论文存在抄袭、剽窃等问题,学生应主动与导师沟通,寻求解决方案。导师将根据具体情况,指导学生进行修改。修改后的论文需再次进行查重,直至查重率符合学校要求。此外,学校还将定期组织学术规范讲座和培训,提高学生的学术素养和学术道德水平。
四、论文提交与答辩规定
(1)本科生论文提交与答辩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旨在检验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学校规定,本科生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论文撰写,并通过答辩。提交论文前,学生需将论文电子版提交至教务管理系统,并打印一式三份论文纸质版。学校规定,论文查重率不得超过20%,否则需重新修改直至合格。以2022届为例,共有1000名本科生参与论文答辩,其中因查重率超标需重新修改的有150人,占比15%。
(2)论文答辩分为口头答辩和论文评阅两个阶段。口头答辩时间为15分钟,学生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自我介绍、论文概述、研究方法、实验结果及结论等部分的阐述。答辩委员会由3-5名专家组成,根据学生表现给出评分。以2023年春季学期为例,共有500名学生参加答辩,平均答辩得分85分。其中,优秀论文比例达到20%,良好论文比例为50%。案例分析:张同学在答辩过程中,由于准备充分,逻辑清晰,最终获得95分的高分。
(3)答辩委员会在评审过程中,将重点关注论文的原创性、创新性、实践性及学术规范性。答辩结束后,委员会将根据学生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