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复习题.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 岩土工程勘察阶段的划分?
(A)可行性研究勘察、初步设计勘察、详细勘察、施工勘察;
(B)规划勘察、可行性勘察、初步设计勘察、详细勘察;
(C)初步设计勘察、详细勘察、施工勘察;
(D)根据工程规模和场地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由勘察单位决定;
2、 某工程,安全等级为二级;拟建在对抗震不利地段、地形地貌简单、地基为湿陷性黄土。应按那种等级布置勘察工作?
(A) 二级;(B)一级;(C)三级;(D)视场地复杂程度确定;
3、 岩土工程勘察中,岩石按强度分类可分为几个亚类?
(A) 两个; (B)三个;(C)四个;(D)六个;
4、 某种岩石,其新鲜岩块的饱和单轴极限抗压强度为20MPa、压缩波速为3500m/s,据此判定岩体的风化等级为:
(A)强风化; (B)微风化;(C)中等风化;(D)未风化;
5、 砂土的标准贯入锤击数为25击,该砂土应为:
(A) 松散;(B)密实;(C)稍密;(D)中密;
6、 粉土的密实度可用那种方式判别:
(A) 孔隙比;(B)标准贯入击数;(C)相对密度;(D)含水量;
7、 粘性土的液性指数为0.2,判定土的状态为:
(A) 坚硬;(B)硬塑;(C)可塑; (D)软塑;
8、 花岗岩的风化岩与残积土的划分应依据:
(A) 动力触探击数;(B)标准贯入击数;(C)静力触探侧摩阻力;(D)金刚石钻进速度;
9、 基坑勘察范围应为:
(A) 基坑范围以内;
(B)基坑范围以外及开挖深度的1~2倍范围内;
(C)基坑及放坡范围内;
(D)基坑基底以下5~10米;
10、 锚杆或锚索加固边坡适用于潜在滑动面大于( )的不稳定岩土体?
(A)5m;(B)20m;(C)30m;(D)10m;
11、 面积等于或大于100m2大型沉井应布置( )勘探点?
(A)2个;(B)1个;(C)2~4个;(D)3个;
12、 沉井的勘探深度宜为进入沉井刃脚下( )?
(A)5m;(B)3m;(C)1m;(D)10m;
13、 防止管涌的反滤层的填筑方式应为:
(A) 将各级配的砂砾石拌和均匀后填筑;
(B)顺水流方向分层,由细到粗分层碾压密实;
(C)逆水流方向分层,由细到粗分层碾压密实;
(D)只要求碾压密实、不透水;
13、 碎石土在300 Kpa压力下,湿陷量与承压板宽度的比值大于0.023,则判定此碎石土的湿陷性( ) ?
(A)属于湿陷性土;(B)无法判定;(C)不属于湿陷性土;(D)属于松散土;
14、 岩土工程详细勘察阶段工程地质测绘的比例尺应为:
(A)1:200~1:2000;(B)1:5000~1:10000;(C)1;2千~1:5千;(D)1;1万~1;5万;
15、 工程地质测绘的精度为:
(A)图上误差不超过1毫米,其它地段不超过3毫米;
(B)一律不超过3毫米;
(C)各种地质现象、地物的实地误差不超过4米;
(D)图上误差不超过3毫米, 其它地段不超过5毫米;
16、 岩土工程地质测绘的实施方法有:
(A)路线穿越法;(B)追索法;(C)布点法;(D)A+B+C
17、 岩土工程测绘中,地质点的定位方法有:
(A)目测法;(B)半仪器法;(C)仪器法;(D)A+B+C
18、 岩土工程测绘中,对地质构造线、地层界线、地下水露头、软弱夹层等地质现象应采用( )进行定位?
(A)半仪器法;(B)仪器法;(C)目测法;(D)B+C;
19、 岩土工程详细勘察阶段地质平面图的最终图件应:
(A) 利用半仪器法在现场标注后回到室内清绘;
(B)直接在现场一次成图;
(C)在现场测绘、标注在同等比例尺的地形图上,回到室内再按实测坐标标注、再清绘成图;(D)利用航片或卫片在室内直接成图;
20、 为保证工程地质测绘精度,底图的比例尺应( )正式图的比例尺?
(A)小于;(B)等于;(C)必须大于;(D)小于或等于均可;
21、 原状土试样划分为:
(A)I~IV级;(B)I~III级;(C)I~V级;(D)I~VI级;
22、 为保证岩体钻探取芯质量和数量,回次进尺应控制在( )以内?
(A)1米;(B)2米;(C)3米;(D)岩心管长度;
23、 地下水位以上的土层应采用( )?
(A)清水钻;(B)泥浆护壁钻;(C)A或B均可;(D)干钻;
24、 地下水位以上的裂隙较多的灰岩地层应采用( )?
(A)干钻;(B)泥浆护壁钻;(C)清水钻;(D)冲击钻;
25、 螺旋钻最适合钻进的土层为:
(A)粘性土;(B)砂土;(C)碎石土;(D)岩石;
26、 统计岩石质量指标RQD应采用( )直径双层岩心管金刚石钻头采取的岩心?
(A) 66mm;(B)75mm;(C)91mm;(D)110mm;
27、 采取坚硬粘性土的I级原状土试样应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