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磁共振成像造影剂研究新进展课件.pptx

发布:2023-10-20约3.51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磁共振成像造影剂研究新进展 白光辉 磁共振造影剂的成像原理 肿瘤的增强显像研究。 1987 年 Gd-DTPA 作为 MRI 对比剂正式被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 氢核是多种组织的 MRI信号源 ,造影剂本身不产 生信号 , 它主要影响组织内氢核系统的弛豫时间,从而 与周围组织形成对比。 MRI 造影剂一定是磁性物质 , 能同氢核发生磁性 的相互作用。造影剂主要是通过影响T1、T2来改变信 号强度。 1984 年 Carr 首次采用 Gd-DTPA 进行人体脑 MR对比剂的分类方法 (一) • MR对比剂有几种分类方法,其中较常用的有 按MR图像信号的改变划分为阳性、阴性对比 剂; • 根据MR特性区分为顺磁性、铁磁性和超顺磁 性对比剂; • 还有依据对比剂主要影响T1或T2,简单分为T1 增强剂和T2增强剂。 根据MR造影剂选择性生物分布特点,将现有的MR造影剂做以下大类: MR对比剂的分类(二) 非离子型) ; ( 3) 口服胃肠道对比剂 ( 4) 分子影像学对比剂 ( 5) 脂质体对比剂 这种划分方法的优点在于有利于理解各类MR造影剂的生物分布特点和作用 机制, (2) 肝脾及淋巴结细胞特异性对比剂: Ø分布于网状内皮细胞系统或巨噬细胞-单核细胞吞噬细胞系统(reticuloendo thelial or macrophage-monocytic phagoCytic system)的,如SPIO ; Ø肝细胞选择性 MR 造影剂,如Mn-DPDP,Gd— BOPTA (钆贝葡胺),Gd-EOB- DTPA; Ø血管内或血池性(intravascular or blood-pool)MR造影剂,如USPIO,AMI- 227 。 (1) 分布于细胞外间隙或间质间隙(extracellular or interstitial space)的, 如Gd-DTPA , GD-DTPA-BMA (欧乃影,挪威奈科明公司,钆双胺MR造影剂, 的 肝脏顺磁性MR造影剂, 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工作。包 括离子型的Gd-DTPA , Gd-DOTA以及新近开发的非离 子型含钆造影剂,如Gadodiamide ,Gadobutrol和 Gadoteridol等。 Gd3 具有7不成对电子,为一顺磁性很强的金属离子, 能显著缩短T1、T2的驰豫时间,尤以T1为明显,在浓度 0~1mmol/L的范围内驰豫时间呈直线下降,从而影响 MRI的信号强度。 (1) 分布于细胞外间隙或间质间隙 以Gd-DTPA (Magnevist,马根维显) 为代表。 此 类钆螯合物( Gadolinium chelates)是最早研制出来的 局限性: ①程度严重的肝硬化会影响肝内吞噬细 不均,容易混淆或掩盖肝内病灶; ②某些分化程度高 的HCC 病灶也会有具有吞噬功能的吞噬细胞,在T2 加权像上也随背景肝一道信号降低,使病灶与肝实质 的对比减小,甚至呈等信号; ③由于SPIO的早期T1 效应,一些肝血管瘤在SPIO-MRI T1加权像上出现 强化现象, 影响对病灶的准确诊断。 总体来讲, SPIO对发现和诊断肝血管瘤、 FNH 和肝转移灶比较有效,多数HCC由于不含正常功能的 吞噬细胞,在SPIO-MRI T 2像上呈相对高信号,也 利于显示和诊断。 胞对SPIO的摄取,造成T2加权像上背景肝信号混杂 (3) 肝细胞选择性 MR 造影剂 此类造影剂为水溶性顺磁性分子,由肝细胞摄取,并在 肝细胞滞留相当一段时间,再通过胆汁排泄至消化道,故又 称为肝胆性MR造影剂(hepatobiliary MR agent) 。 目前 有三种此类造影正在进行或已完成临床Ⅲ期试验研究: ①Mn-DPDP (Mangafodipir trisodium, 泰乐影,奈 科明);②Gd-BOPTA (Gadobenate dimeglumine, 莫迪司,博莱克公司);③ Gd-EOB-DTPA (Gadoxetate ,先灵公司)。 a 图为未使用造影剂所得图像, b图为使用造影剂Mn-DPDP 1h后 所得图像,其成像图明确显示出肿瘤的大小和位置。 2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