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关键--产业结构调整和互动.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 14 卷第 1 期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Vol . 14 No . 1
2005 年 1 月 Re so urce s and Environment in t he Yangtze Ba sin J an . 2005
文章编号 (2005) 0 1000 105
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关键 :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互动
1 2
王洪庆 ,朱荣林
( 1. 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院 ,上海 200030 ;2 . 华东师范大学长江流域发展研究院 ,上海 200062)
摘 要 :首先分析了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 ———欧盟产生的原因、发展历程 、达到的目的 ,提出经济一体化的关键和实
质是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互动 。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地区两省一市产业结构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 即该地
区已进入由重化工业和高加工度化制造业为主导的工业化中后期发展阶段 ,但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仍存在一
定的差距 ,产业结构呈阶梯状特征 ,制造业结构有明显的地域分工 ,部分产业集聚度低 ,产业的地区间转移受阻。最
后对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与互动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要充分发挥上海的龙头作用 ; 以世博会为契机 ,推进
长江三角洲第三产业的一体化发展 ;加快跨地区大型企业集团的建立等 。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经济一体化 ;产业结构调整与互动
文献标识码 :A
体化向纵深方向发展 ,最终将实现欧盟各成员国的
1 经济一体化的实质 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互动 ,最大限度地促进欧盟各成
员国的经济增长和增强欧盟整体的国际竞争力 。
1 . 1 欧盟经济一体化的实质 1 . 2 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的内涵
在国家利益和资本家利益的驱动下 , 195 1 年西 长期以来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行政区
( )
欧国家建立了欧洲煤钢共同体 , 即 ,在法国、德国、意 经济”刘君德 , 1992 的发展态势 ,它表现为行政区
大利 、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等欧洲六国内部建立没 划对区域经济的刚性约束 。对于我国经济最发达
有关税 、没有配额 、没有其他进入壁垒 。欧洲煤钢共 的、市场化程度最高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也不例外 ,行
同体成立后 ,产业联合促进了各成员国经济的恢复 政区经济加剧了长三角不同行政区经济的封闭化 ,
与发展 ,于是他们希望将一体化推广到所有的经济 资源不能优化组合 ,影响了规模经济效益和产品质
部门,扩宽成员国的经济合作领域 , 1958 年成立了 量的提高 ,降低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速度 ,消弱了
欧洲经济共同体 , 1993 年欧共体《马斯特里赫特条 区域的整体优势 。因此长江三角洲地区迫切需要一
约》生效 , 1999 年启用欧洲单一货币―欧元 。欧盟 体化的发展战略 。笔者认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核
( )
从成立起经历了关税同盟 cu sto m s union ,共同市 心是产业的协调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 同时
( ) ( )
场 co mmon mar ket , 经济同盟 econo mic union , 国外区域经济发展的经验也表明 , 区域经济的发展
其合作领域延伸到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 :从煤炭 、钢 与产业结构的互动发展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