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五章(挡土墙设计1).ppt

发布:2019-01-16约7.99千字共8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 验算公式: 二.抗倾覆稳定性验算 (验算抵抗墙身绕墙趾向外倾覆的能力) 2.满足抗倾覆稳定方程的要求: ③改变墙身断面类型,如改用衡重式等。 3.增加抗倾覆稳定性的常用措施 (减小土压力及增加稳定力矩) ①展宽墙趾; ②改变墙面或墙背的坡度; 1.偏心距 (避免因地基过度不均匀沉降 而引起的墙身倾斜) 三. 基底应力及合力偏心距 ≤ 2.基底应力验算 ( 避免地基出现过大的下沉 ) 轴荷载作用时: 偏心距: 基底水平: 基底倾斜: ≤ > 基底合力偏心距应满足: 基底应力应满足容许应力值 0.33B 施工荷载 0.3B 0.25B 容许偏心距 Ⅲ Ⅰ, Ⅱ 荷载组合 四. 墙身截面强度验算 (包括法向应力及剪应力验算) ⑴ 验算部位:墙身底部、1/2墙高处、上下墙交界处等。 (二) 剪应力验算包括水平剪应力及斜剪应力两种。 通常衡重式挡土墙需要进行斜剪力验算。 (一) 截面法向应力验算 (2) 强度计算 (3) 稳定计算 其它验算方法: 衡重式挡土墙设计与验算 土压力、破裂面计算;判断第二破裂面; 下墙土压力计算;实际墙背土压力计算; 抗滑稳定性;抗倾覆稳定性; 基底应力;偏心距; 截面强度、稳定性验算; 斜截面剪应力验算。 五.浸水挡土墙设计计算 1.土压力计算:计算时与一般挡土墙相比应考虑的不同点在于: ①浸水部分填料体力用浮容重。 ②砂性土φ值不变, 但粘性土 则显著降低。 ③弱透水性填料易出现渗流,要计入动水压力的影响。 i ) 砂性土填料 假设浸水后θ、φ不变。 ⅱ)粘性土填料 — 土压力计算步骤: ①先计算水位线以上土压力E1。 ②将水位线以上填料及荷载按浮容重rb换算成等代均布土层。 ③计算下墙土压力 (计算时要考虑φ值的降低)。 ④两部分的矢量和即为全墙土压力。 ③浮力:上浮力折减系数λ可查表 ②动水压力 2.浸水挡土墙的附加力系: ①静水压力 4. 最不利水位的确定:进行稳定性验算时,计算水位不同, 验算 的结果也不同, 通常采用试算或“优选法”来推求最不利水位。 3. 浸水挡土墙的稳定性验算: 要考虑附加力系对稳定性的影响。 重力式挡土墙最不利水位表 如抗滑稳定性验算, 其公式为: 3. 反滤层、隔水层构造: 三. 伸缩(沉降)缝: 根据地基条件、墙高、墙身断面变化的需要 设置, 且通常每10~15米设一道。缝要用沥青麻筋、沥青 涂木板沿内、外、顶三方填塞, 填深≮15cm, 墙背填石无 冻害时可不填缝。缝宽2~3cm。 二. 护拦(栏杆): 墙高6米、连续长20米;或墙高4米、行人流量 大时需设护栏。 ②斜坡地形设置挡墙,如遇坚硬岩石,将基底做成阶梯形,可 减少挖方数量。 ①展宽墙址(≥20cm), 高宽之比: h/b=3/2(刚性角约为35o)。 ③当用倾斜基底时,墙址处厚度h1≧50cm,墙踵处厚度h2≧70 cm 。反向倾斜的倾斜度为 ⑵ 设计要求: 四. 基础 ⑴ 类型 ⑶ 埋置深度: 各类斜坡面岩土地基挡土墙基础埋置深度及襟边宽度见下表。 (表6-2)。 说明: 对土质地基还要求: ⑴一般应在天然地面下(有冲刷时应在冲刷线下)至少1米; ⑵有冻胀时应在冻胀线下0.25米, 冻深超过1.00米, 用1.25米。且 基底应夯实一定厚度的砂砾或碎石垫层。 ⑴ 横向: 对于路肩或路堤墙,当地面陡竣时宜用俯斜式或衡重式,平坦地形采用仰斜式。路堑墙宜用仰斜式或折线式。 Ⅵ.挡土墙的布置 内容: *断面位置(墙高最大处、墙身断面、基础形式变异处); *断面形式、基础形式、埋置深度、横向排水; *绘制横断面图。 沉降缝和伸缩缝 墙体伸入堤内0.75米以上 嵌入原地层0.5(石)~1.5(土)米 分段长度 分段长度 分段长度 路堑 路堤 基底线 基底纵向台阶, 按地形设 置, 高宽比不大于1 : 2 基础底面标高 ⑵ 纵向:如图所示 (3)平面布置 个别复杂的挡土墙需作平面布置,绘制平面图。 内容: * 挡土墙起讫点及墙长; * 分段,确定伸缩缝与沉降缝; * 挡土墙基础; * 泄水孔位置(数量、间隔和尺寸); * 标明各特征点的桩号以及墙顶、常水位等标高;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