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西片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
八年级语文试题
一、积累·运用(30分)
班级开展“去山水田园邂逅诗和远方”综合性学习活动,同学们积极参与。
【活动一】心随山水去旅游
1.小语为活动撰写开游词,请你帮助他完成相关任务。(共10分)
震hàn(▲)的“云上游”即将拉开wéi(▲)幕。曾经,(1)青山之景历历在目地出现在眼前,令我们(2)赞叹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如今,我们也可以áo(▲)游书海,欣赏烟波浩淼的洞庭湖,被水天合一的宏伟气象所折服;凝望蒹葭萋萋的河pàn(▲),被秋水潺潺的幽悄(▲)景致所吸引……阅读这些经典诗文,能够让我们(3)。
朋友,在这诗意盎然的季节里,加入云旅社,和日月星辰对话,和江河湖海晤谈,和圣贤诗人一起寻觅天地之美吧!
(1)请根据注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5分)
(2)请将波浪线句子(2)的句意转换为恰当的成语。(1分)
(3)画直线句子(1)有一处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2分)
(4)下列句子填入(3)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①感受他们的聪明智慧②了解古人的思想情趣③进而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A.①②③B.②①③C.①③②D.②③①
2.山水无言,请随小文用心去体会自然界的万千美好。(共12分)
(1)跟随陶渊明,我们在《桃花源记》中感受了“①▲,落英缤纷”的自然之美;在②▲(填作者)《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我们领略了洞庭湖“③▲,④▲”的雄伟气势;在《关雎》中,我们见证了河边“⑤▲,君子好逑”的美好爱情;在《蒹葭》中,我们体会了追求伊人“溯洄从之,道阻且跻。⑥▲,⑦▲”的道路之难。在王勃《⑧▲》中,我们理解了那份“⑨▲,⑩▲”,不以山水为远的真挚情谊。
(2)选出不是描写山水田园的诗句(▲)。(2分)
A.“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B.“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C.“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D.“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3.清明节期间,你打算随父母回乡扫墓。围绕是否要准备如豪华轿车、精致别墅等花样翻新的祭奠纸品,你跟长辈们进行了一番对话,请你补全。(4分)
爸爸:爸,政府倡导“低碳拜祭”,就是希望人们用简朴的方式拜祭先人,不需要准备这么多祭奠纸品。
爷爷:上坟就是要烧纸,放鞭炮,没有隆重热闹的排场,就是对先人的大不敬!还会让别人说闲话。
你:▲。
4.回归经典“景致”。(4分)
一本好书就是一个旅行胜地。作者朱自清希望学生读了《经典常谈》这本书,能够“把它当作一只船,航到经典的海里去。”
在《经典常谈》之“海”中,你用选择性阅读策略,捕捉到的最美风景是什么?请选择一章,结合内容和价值,把它推荐给同学。
二、阅读·理解(60分)
【活动二】思飞山水诗文间
(一)古诗文阅读(23分)
班级开展“柳宗元山水诗文”主题阅读,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一:
夏昼偶作柳宗元
南州溽暑醉如酒①,隐几②熟眠开北牖③。日午独觉无余声,山童隔竹敲茶臼④。
[注释]①南州:指永州。溽(rù)暑:又湿又热,指盛夏的气候。醉如酒:像喝醉了酒那样要打盹。②隐几:凭倚着几案。③北牖(yǒu):北窗。④茶臼(jiù):指捣茶用的石臼。
材料二:
小石潭记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材料三:
石渠记柳宗元
自渴①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其上。有泉幽幽然,其鸣乍大乍细。渠之广,或咫尺,或倍尺,其长可十许步。其流抵大石,伏出其下。逾石而往有石泓②昌蒲被之青藓环周。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堕小潭。潭幅员减百尺,清深多鲦鱼。又北曲行纡余,睨若无穷,然卒入于渴,其侧皆诡石怪木,奇卉美箭③,可列坐而庥④焉。风摇其巅,韵动崖谷,视之既静,其听始远。
予从州牧得之。揽去翳朽,决疏土石,既崇而焚,既酾而盈。惜其未始有传焉者,故累记其所属,遗之其人,书之其阳,俾后好事者求之得以易。
元和七年正月八日,鷁渠至大石。十月十九日,踰石得石泓小潭,渠之美于是始穷也。
(节选自《永州八记》)
[注释]【注释】①渴(hè)地名,指袁家渴。②泓:深潭。③箭:小竹。④庥(xiū),树荫。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