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辅助设计及制造》课件4.2精选.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4.2 CAM的支撑系统 4.2 4.2.1 CAM的支撑系统(*) 返回 4.2.2 CAM的应用 * 4.2.1 CAM的支撑系统(*) 4.2 CAD/CAM系统由计算机和外部设备以及相应的软件组成, 如图4-1所示。 返回 图4-1 CAD/CAM系统基本结构 * 4.2.1.1 硬件(*) 4.2 CAD/CAM硬件系统主要包括主机、外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及其他通信接口。 1.主机 (1)小型机或超级小型机系统 (2)以超级微机组成的工程工作站 (3)个人微机系统 2.外存储器 3.输入输出设备 CAD/CAM系统的硬件设备还包括:图形显示器(一般采用21in,分辨率为1024X768或1280X1024)、通信接口和生产装置(如数控机床、自动测试装置等)。 返回 * 4.2.1.2 软件(*) 4.2 CAD/CAM系统中与硬件配套的软件已形成了一个完整的 体系,该软件系统可分为三个层次:系统软件、支撑软件和应用软件。有些应用软件可直接在系统软件下开发和运行,而有些应用软件需要有特殊的支撑软件环境。 1.系统软件 (1)操作系统 (2)语言编译系统 2.支撑软件 (1)计算机分析软件 (2)图形支撑软件系统 (3)数据库管理系统 (4)计算机网络工作软件 3.应用软件 返回 * 4.2.2 CAM的应用 4.2 随着计算机硬、软件技术和其他科学技术的发展,CAD/CAM技术日趋完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当今CAD/CAM已广泛应用于产品设计生产的全过程。其应用领域已遍及机械、电子、造船、航空、汽车、建筑、纺织、轻工及工程建设等部门。 典型的CAM应用是汽车车身模具的数控加工。 Pro/E、UG、SolidWorks、CATIA等三维软件都具有CAD/CAM功能,在三维设计的基础上,可以在加工模块经过一系列加工表面的设置,生成零件的加工走刀轨迹和数控加工代码,可以将该数控代码输入数控系统中加工出所设计的产品零件。 返回 * 4.3 数控加工技术 4.3 4.3.1 数控加工概述 返回 4.3.2 数控系统 4.3.3 数控插补技术 4.3.4 数控机床 4.3.5 数控编程基础 4.3.7 数控编程基本指令 4.3.8 数控编程实例 4.3.6 数控机床坐标系 * 4.3.1 数控加工概述 4.3 返回 4.3.1.1 数控加工概念(*) 4.3.1.2 数控加工的发展阶段 4.3.1.3 数控未来发展的趋势 4.3.1.4 数控装置类型(*) 4.3.1.5 数控机床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 4.3.1.1 数控加工概念(*) 4.3 返回 数控加工(Numerical Control Machine)是数控机床应用 数字化信息实现机床控制的一种技术。数控设备的核心是数控系统,就是用一台控制计算机来进行运算,指挥数控设备进行自动控制。下面是数控技术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常用功能。 1.APT语言 2.最小设定单位 3.最小移动单位 4.程序段格式(数控纸带格式) 5.ISO代码及EIA代码 6.插补 7.工具位置偏移 8.刀尖R的补偿 9.自动加减速 10.手动数据输入(MDl) 11.通用显示器(DPL) 12.视频显示器(CRT) 13.进给率数(FRN) 14.程序中停、重新启动功能 15.进给保持 16.程序保护功能 17.固定循环功能 18.纸带存储和编辑功能 19.录返功能 * 4.3.1.2 数控加工的发展阶段 4.3 返回 数控机床是综合应用了微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自动 检测和精密加工等新技术的新型机床,就其数控系统而言已经历了两个阶段(六代)。 1.数控(NC)阶段(1952—1970年) 1952年,在美国诞生了第一台数控机床,使传统机床发生了质的变化。随着元器件的发展,该阶段历经了三代,即1952年的第一代—电子管、1959年的第二代—晶体管和1965年的第三代—小规模集成电路。 2.计算机数控(CNC)阶段(1970年—现在) 计算机数控阶段也经历了三代,即1970年的第四代—小型计算机、1974年的第五代—微处理器和1990年的第六代—微机(国外称为PC-BASED)。 * 4.3.1.3 数控未来发展的趋势 4.3 返回 1.向开放式、基于PC的第六代方向发展 2.向高速化和高精度化发展 3.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4.柔性化 5.工艺复合性和多轴化 * 4.3.1.4 数控装置类型(*) 4.3 返回 1.硬件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