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冲压工艺知识培训.ppt

发布:2017-08-10约7.09千字共5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以上各种工艺可总结为三种: 拉深工艺、修边工艺、翻边工艺。 拉深工艺 拉深是拉延是利用专门的模具将冲裁或剪裁后的平板坯料制成开口空心件的一种冲压工艺方法;用拉延工序,可以制成筒形、阶梯形、锥形、球形、方盒形和其他不规则形状的薄板工序。 拉延所用的模具一般是由凸模、凹模和压边圈三部分组成。 拉深工艺 拉延变形的特点(对轴对称的零件) (1)其凸模、凹模与冲裁时不同,它们工作部分没有锋利的刃口,而是做成一定的圆角半径,并且其间隙也稍大于板料的厚度。在凸模的作用下,毛坯在凹模两端面和压边圈之间的缝隙中变形,并被拉入凸凹模之间的间隙里形成开口空心零件。所以拉延时毛坯的外部环形部分是变形区,而底部通常是不参加变形的不变形区。 (2)毛坯变形区在切向压应力和径向拉应力的作用下,产生切向压缩与径向伸长的变形。 (3)变形程度主要受毛坯传力区的承载能力的限制。 (4)厚度的变化,侧壁变厚,底部变薄。 拉深模结构 拉深模的凸模模芯在下方,固定在压机台面上,其压边圈与压机下气垫相连接。正常工作时,下气垫将压边圈顶出,凹模下行与压边圈接触后压住料片,同时将压边圈压下,此时下气垫起到缓冲作用,接着凹模与凸模接触,而压边圈区域的料片继续下行,使料片包在凸模上而成形出零件。 拉延工序易产生的质量缺陷: 1、外覆盖件:拉延不到底、起皱、缩颈、 开裂、变形、叠料、棱线不清晰、冲击痕、划伤、拉毛、双棱线、压痕、反弹、刚度不足; 2、内覆盖件及一般件:拉延不到底、起皱、缩颈、 开裂、叠料、拉毛、少料、反弹; 修边工艺 冲裁,在广义上讲,是分离工序的总称。它是利用模具使板料产生分离的冲压工序,简单的说它是利用冲模在压力机上使板料分离的一种冲压工序,它包括落料,冲孔,切断,切边,切口等多种工序,但一般来说主要是指落料和冲孔工序。 凸模 凹模 板材 冲裁变形过程 修边模结构 冲裁工序易发生的主要质量缺陷 少边 少孔 毛刺长 孔边变形 孔错位 … 翻边工艺 翻边是在成形零件的平面或曲面部分上使料片沿一定的曲线翻成竖立边缘的冲压工序。覆盖件的翻边除焊接和装配的要求以外,还增加了覆盖件的刚性和强度,使其边缘光滑、整齐、美观。 翻边模结构 制件主要异常现象 (1)翻边不垂直 (2)翻边开裂 (3)翻边拉毛 (4)翻边裂 (5)翻边高度不一致 1.翻边不垂直:凹凸模间隙过大。可通过调整间隙解决。 2.翻边开裂:凹凸模间隙过小。可通过调整间隙解决。 3.翻边拉毛:刃口有伤痕;表面有杂物。可通过检查模具状态解决。 4.翻边高度不一致:凹凸模间隙不均。可通过调整间隙解决。 冲压主要产生的缺陷: 拉裂 褶皱 毛刺 缺边 孔偏 上述缺陷易在那道工序出现? 制件易出问题点分类: 毛刺:修边工艺 拉毛:拉深工艺、翻边工艺 拉裂、细颈:拉深工艺、翻边工艺 起皱:拉深工艺 制件易出问题点分类 冲压件返修 冲压模具 1、模具的分类 1)按冲压工序分类,可分为冲裁模(包括落料模、切边模、冲孔模等各种分离工序模具)、弯曲模、拉深模、成形模、整形模等。 2)按工序组合分类,可分为单工序模、连续模、复合模等。    单工序模是指在压力机的一次行程下,只完成一道工序的冲模。    连续模又称级进模,是一种连续单制组合而成的模具。在模具的工件部位,分成若干个等距离工位,条料沿各工位连续冲压后,便完成各种不同工序的冲压。    复合模是利用压力机的一次行程,在模具同一位置完成两道以上工序的冲模。 3)按模具导向形式分类,可分为敞开模、导柱模、导板模等    敞开模是指无导向的冲模。    导柱模是指模具上、下模由导柱、导套进行导向。    导板模是指利用导板进行导向的冲模。 冷冲压模具 模具一般由以下部分组成: 1、工作零件 如:凸模、凹模等,主要完成材料的分离或成形。 2、定位零件 如:挡料销、定位销、定位挡板等,主要是用来定位坯料在模具中的正确位置。 3、压料、卸料与顶料零件 如:压料板、卸料板(上模)、顶出器(下模)、压边圈等,主要是起把制件和废料与模具分离的作用,在拉延模中的压边力圈还防止失稳和起皱作用。 4、导向零件 如:导柱、导套、导板等,主要是 保证使上、下模的正确运动。 5、支持零件如:上、下模板和凹、凸模固定板等,主要是起连接和固定工作零件的作用。 6、紧固零件 如:内六角螺钉、卸料板螺钉、拔销等,主要是起联接和紧固各类零件使之成为一体的作用。 7、缓冲零件 如:钢丝弹簧、聚氨脂橡胶弹簧等,主要是利用其弹力起到卸、退料的作用。 8、安全零件及其它辅助零件 主要有安全侧销、安全螺钉、工作限制器、存放限制器、上下料架、废料滑槽、起重棒、吊耳等。 冷冲压模具 重要安全零件: 安全侧销:主要作用是防止上模压料板紧固螺钉松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