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浅论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docx

发布:2025-01-11约5.74千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

浅论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黄德娟等

(东华理大学江西抚州344000)

摘要:实验教学是生物化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巩固,掌握实验基本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初步的科研及创新能力。文章列举了生物化学实验操作过程中的许多实例,论述了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如何充分利用现代教育的技术和手段,认真开设好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探索性实验,改革陈旧的考试方法,制定激励机制,从而有效的促进创新人才培养的道理。

关键词:生物化学实验;培养;创新能力

如何培养当代大学生成为技能全面、富有创新精神,科研能力强,能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级复合型人才,几乎是当今每个大学教师都在关心、重视和探讨的问题。多年的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实践表明,在实验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教育的技术和手段,认真开设好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探索性实验,制定激励机制,是培养创新性人才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1]。

1充分利用现代教育的技术和手段,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据研究,我们学习的1%是通过味觉,1.5%是通过触觉,3.5%是通过嗅觉,11.0%是通过听觉,83.0%是通过视觉。由此可见听觉、视觉对学习活动尤为重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的技术和手段,制作教学

2

录像、课件,组织参观报告会等活动形式,能有效的刺激学生的听、视觉,开拓视野,激发实验兴趣,提高实验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创新能力[2]。

1.1制作录像

介绍生化实验室常识等基础实验知识几乎是每个高校开设生化实验课前必不可缺的一个环节。将生化实验室常识(比如实验室安全措施及注意事项,试剂的保存及药品的管理,常用缓冲液和洗液的配制方法,玻璃仪器的洗涤、使用方法及管理规定,水浴锅及抽滤机等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和贵重仪器使用的管理规定,实验记录及实验报告书写格式等)制成录像片或进行摄影导入课件中,在第一次上实验课时让学生在实验室一边观看一边对照仪器进行实践,整个过程不会超出二节课的时间,效果好。倘若还像以前教师只是光顾一味的给学生讲述,不仅费时长,而且学生厌倦,效果差,学生创新能力也受到抑制。

1.2组织参观报告会等

组织学生参观相关专业的重点实验室,参观见习校外一些生物类企业如制药厂、食品厂和酒厂等,让学生了解一些理论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情况,扩大知识面。开设生化在各个研究领域的应用和发展方向的讲座,请科研人员讲解先进生化仪器的用途,并吸收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参加到科研人员的研究或由教师指导的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中(如大学生“挑战杯”)去,不仅使学生掌握了某些精密仪器的使用,提高了动手能力,还为学生开阔了思路,提高了学生的想象力,

3

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还提高了学生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1.3制作课件

课件能把电、声、光结合起来,实现声、像、图文的互相统一,不受时间、空间、宏观,微观的限制,从而使抽象内容形象化,具体化,使学生置身于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新知识。

譬如生物大分子制备采用的重要层析技术(凝胶层析、离子交换层析、亲和层析等),在较短的时间里既要使学生搞清实验原理,技术特点,又要正确操作的确不易,往往学生费了很多时间学会了操作却把几种层析技术在分离物质方面混为一谈。但把操作技术通过摄影或制成FLASH动画载入课件,图文并茂,可以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对不同的层析技术的特点进行区分,形象生动和收效不亚于手把手的指导学生。实践表明,教师在实验教学中灵活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同样可以激发学生探索创新的热情,拓宽学生的创新思路。

总之,利用现代教育的技术和手段组织实验课教学,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生思维的严密性,激发学生的联想与创造性,为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础。

2重视实验,在动手操作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生物化学作为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其产生和发展,都离不开对生命现象、生命活动的观察、分析,实验及实践中的应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好生物化学实验,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3]。

4

2.1认真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激励学生创新意识。

设计性实验是给定实验目的要求和实验条件,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加以实现的实验。学生从动手实验过渡到动手设计实验,能有机地结合以前所学知识,进一步训练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作风和勇于创新的精神。教师应尽可能从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中挖掘素材,创设创新意境,激发学生创新欲望,引发学生在实验中积极思考[4]。

例如,生化实验在进行了“酶的特性”的实验后,安排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适当改变实验材料(如把实验指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