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环境监测复习资料.doc

发布:2018-12-23约5.88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最新精品文档,知识共享! 名词解释: 环境监测: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 环境监测的双重含义:质量现状和质量变化趋势。 环境优先污染物:经过优先选择的污染物称为环境优先污染物。 优先监测:对优先污染物进行的监测。 环境标准:环境标准就是为了保护人群健康,防治环境污染促使生态良性循环,合理利用资源,促进经济发展,依据环境保护法和有关政策,对有关环境的各项工作(例如:有害成分含量及其排放源规定的限量阈值和技术规范)所做的规定。 环境空气:指人群、植物、动物和建筑物所暴露的室外空气 等速采样法:测定烟气、烟尘浓度必须采用等速采样法,即烟气进入采样嘴的速度应与采样点烟气流速相等,否则,过大、过小均会造成测定误差。 危险废物:是指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所列的废物或者根据国务院环保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认定的具有危险性的废物。 生物监测:利用生物的组分、个体、种群或群落对环境污染或环境变化所产生的反应,从生物学的角度,为环境质量的监测和评价提供依据,称为生物监测 等效连续声级:用噪声能量按时间平均方法来评价噪声对人影响;用一个相同时间内声能与之相等的连续稳定的A声级表示该段时间内的噪声的大小。 填空: 环境监测的原则: 实用性原则、经济性原则、质量优先原则、污染物优先监测原则。 各国环境优先污染物的种数:(1)美国:水体中129种,空气中43种;(2)前苏联:水体中664种,空气中1122种;(3)中国:14种化学类别共68种有毒化学物质,其中有机物占58种。 监测数据的五性:代表性、准确性、精密性(平行性、重复性、再现性)、可比性、完整性。 数据处理与结果表述:⑵数字修约规则:常采用“四舍六入五考虑,五后非零则进一,五后皆零视奇偶,五前为偶应舍去,五前为奇则进一”规则。 例如:14.3426→14.3;14.2631→14.3;14.2501→14.3;14.2500→14.2。 天平精度分级及环境分析要求:级别:级值=名义分度值/最大荷载(天平上有标识)。 级别 1 2 3 4 5 6 7 8 9 10 级值 (1 2 5) ×10-7 (1 2 5) ×10-6 (1 2 5) ×10-5 ×10-4 环境分析要求:一般为3级,即5×10—7,例如:0.1mg(名义分度值)/200g(最大荷载)=5×10—7。 6. 仪器洗液及其主要功能表 : 洗液名 主要功能 不宜使用 铬酸洗液 去油污 测Cr仪器分析 碱性高锰酸钾 去油污 ? 盐酸—酒精洗液 去有机色渍 ? 盐酸(1:1) 去MnO2 ? 硝酸(1:1) 去金属污垢 ? 碱性EDTA 去金属垢 ? 合成洗涤剂 去油污 ? 酒精、丙酮等 去有机污物 ? 7.标液浓度与保存时间: (1)原则,保存储备液,而标液现稀释现用 (2)保存时间与浓度的关系 浓度(mol/L) 10-3 10-4 10-5 推荐保存 1月 1周 1天 8.废水样保存方法与时间:清洁水样72h;轻污染水样48h;严重污染水样12h;运输时间24h以内。 9.空气样品采样仪器的组成:主要由收集器、流量计和采样动力三部分组成。 10. 我国对有害特性的定义: (1)急性毒性 、(2)易燃性 、(3)腐蚀性 、(4)反应性 、(5)放射性 、(6)浸出毒性 。 11.固体废物制样的步骤包括:粉碎、过筛、混均、缩分。 12.决定放射性核素性质的基本要素是放射性衰变类型、放射性活度和半衰期。 放射性污染监测点的布置应体现“鉴别监测”和“三关键”的原则,以保证监测数据的可用性,三关键是指关键核素、关键途径和关键人群组 . 13.按监测目的分类:监视性监测、特定目的性监测、研究性监测。 14.空气污染监测采样方法:(1) 直接采样法:注射器采样、塑料袋采样、采气管采样、 真空瓶采样;(2)浓缩采样法:溶液吸收法、填充柱阻留法、滤料阻留法、低温冷凝法、自然积集法。 三、大题。 1.无CO2水的制备方法:(1)煮沸法:将蒸馏水或去离子水煮沸至少十分钟(水多时),或使水量蒸发百分之十以上(水少时),加盖放冷即得。(2)曝气法:用惰性气体或纯氮通入蒸馏水或去离子水,至饱和即得。 2.化学试剂的级别: 一级品 优级纯 GR(guarantee reagent) 绿色 精密的分析工作,在环境分析中用于配制标准溶液 二级品 分析纯 AR(analytic reagent) 红色 配制定量分析中普通试液。如无注明环境监测所用试剂均应为二级或二级以上 三级品 化学纯 CP(chemically pure) 蓝色 配制半定量、定性分析小试液和清洁液等 3.质量控制图中有关控制线的含义: (1)如果此点在上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