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人工智能技术在天气预报中的应用.pdf
探析人工智能技术在天气预报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在各行各业得到广泛应用,
天气预报领域也不例外。本文首先简述了人工智能技术与天气预报,接着重点探
讨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天气预报中的应用,并针对天气预报应用人工智能的发展提
出几点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人工智能技术;天气预报;应用;发展趋势
引言
近些年来,随着气象事业的不断发展及科技的进步,人工智能技术也突飞猛
进,该技术在各行业领域的广泛应用使其智能化进程明显加快。人们的日常生产
生活与天气变化之间的关系密切,其中以灾害性天气对农业、能源、交通等各行
各业的影响最为显著。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每年由气象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财
产损失平均达3000亿元。因此,使用人工智能技术精准化地预报未来天气状况
非常重要。基于此,本文重点探讨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天气预报中的应用,对于推
动这一领域发展的精准化、智能化,尽可能减轻各种气象灾害造成的影响及危害,
进而保障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安全等具有重要意义。
1人工智能技术与天气预报
1.1人工智能技术
早在1956年,在达特茅斯会议上计算机科学家首先提出了“人工智能”的
概念,其最初理念在于使用机械工具替代人类某些枯燥、简单的工作。之后,随
着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子集的发展,特别是自2015年以来,人工智
能开始大爆发,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两点:(1)算力条件显著提升,高性能GPU
的推广与应用导致并行计算的速度更快,同时更加便宜且有效性更强,深度学习
也取得了明显突破;(2)大数据快速发展,与无限拓展的存储能力相结合,使
文本、交易、映射与图像数据实现了全面、海量爆发。深度学习作为机器学习的
一个发展趋势,逐渐发展成为人工智能技术的主流。
图1人工智能及其与机器学习、深度学习之间的关系
现如今,有关人工智能的研究历经了多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主要包括推理、
知识与学习三个阶段。由上图1可见,机器学习作为人工智能的一项重要组成部
分,其理论在于设计与分析能够使计算机进行自主“学习”的算法,即自动分析
数据进而获取一定的规律,并据此预测未知数据的一种算法。依据学习方式可以
将机器学习划分为四种,即监督学习、半监督学习、非监督学习与强化学习;依
据算法可以将其划分为深度学习、决策树学习、回归算法、聚类算法、人工神经
网络等多种类型。
1.2天气预报
天气预报是用来辅助人们日常生产生活的一种信息,我国早在300年前就已
经出现有天气预报的记录;自17世纪起,相关专家与学者已经开始应用科学仪
器对天气状况进行测量,人们只能够使用仪器测量出的气象数据开展天气预报,
却无法实现远距离传播。至到1837年之后,电报被发明出来,自此气象数据才
能够向其他地方传递。进入20世纪以来,气象学领域已经能够精细化观测大气
现象,并借助气象观测站及相关气象观测仪器对气温、气压、能见度、风等气象
要素进行观测以开展天气预报。到20世纪60年代,自气象卫星发射运行以来,
使沙漠、海洋等地区气象资料不足的缺陷得以弥补。所谓天气预报指的是应用大
气变化规律,并结合当前的天气形势,预测某一地区未来一定时间段内的天气状
况的过程。它是通过分析天气图与卫星云图,并与相关气象资料、地形、季节特
点等相结合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得出的,是预报暴雨、台风、降水等灾害的有效工
具。依据时效的长短可以将天气预报划分为三种类型,即长期天气预报(10~15
天以上)、中期天气预报(4~9天)及短期天气预报(2~3天),中央电视台每
天播放的为短期天气预报。
2人工智能技术在天气预报中的应用现状
2.1常用人工智能技术及其应用实例
现如今,天气预报领域使用频率最高的技术包括以下几种:(1)人工神经
网络。这一技术主要由加权非线性函数模型组成,主要应用于降水、风、云等天
气现象的识别与监测工作当中。近些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该技术不
断延伸出多项内容,包括卷积神经网络与深度信念网络等;(2)支持向量机作
为一种广义的线性分类器,严格按照监督学习的原理二元分类各项数据,对于龙
卷的准确识别与预报等具有重要意义,另外其相关模型RVM也在台风定强中得到
广泛应用;(3)决策树模型。这一模型属于一种非参数的分类器,具有稳定性
强、易操作、快速、简单等特点,其树形图由决策点、事件点与结果三部分组成。
而且这一模型不必事先进行假设,仅仅根据最低期望成本与最大收益期望值进行
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