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气混凝土砌块墙砌筑施工方案.docx
加气混凝土砌块墙砌筑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具体工程名称]
2.工程地点:[详细地点]
3.建筑规模:本工程总建筑面积为[X]平方米,其中加气混凝土砌块墙砌筑面积约为[X]平方米。
4.结构形式:[结构类型,如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等]
二、编制依据
1.《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
2.《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GB11968-2006)
3.《加气混凝土砌块建筑构造》(12J1-1)
4.本工程施工图纸及相关设计变更文件
5.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
三、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组织施工人员熟悉施工图纸,了解墙体的位置、尺寸、标高及构造要求等。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使其熟悉施工工艺、质量标准和安全注意事项。
-根据施工图纸和现场实际情况,编制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排砖图,确定砌块的排列方式和灰缝厚度。
2.材料准备
-加气混凝土砌块:选用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的产品,其强度等级、规格尺寸应符合规定。进场的砌块应具有产品合格证书和质量检验报告,并按规定进行抽样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
-水泥:采用[水泥品种及强度等级],应有质量证明文件,并按规定进行抽样复试。
-砂:选用中砂,含泥量不超过[规定百分比],使用前应过筛。
-石灰膏:熟化时间不少于7d,严禁使用脱水硬化的石灰膏。
-其他材料:拉结筋、预埋件、木砖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并有质量证明文件。
3.机具准备
-垂直运输设备:如塔吊、施工电梯等,确保其性能良好,满足施工需要。
-水平运输工具:如手推车、小型翻斗车等。
-砌筑工具:如瓦刀、灰板、托线板、靠尺、线坠、皮数杆等。
-其他工具:如电锯、电钻、射钉枪等。
4.现场准备
-清理施工现场,将基层表面的杂物、浮浆等清理干净,并浇水湿润。
-根据墙体位置和尺寸,在基层上弹出墙体的中心线和边线,并设置皮数杆。皮数杆应垂直、牢固,其间距不宜大于15m。
-按照排砖图的要求,在墙体底部预先砌筑[高度]的实心砖或混凝土坎台,以保证墙体的稳定性。
四、施工工艺
1.工艺流程
-基层处理→放线→立皮数杆→墙体拉结筋设置→排砖撂底→砌块砌筑→灰缝处理→门窗洞口处理→过梁、圈梁、构造柱施工→顶部斜砌砖收口
2.基层处理
-清除基层表面的杂物、浮浆等,如基层表面不平整,应进行找平处理。
-对基层进行浇水湿润,使基层表面达到饱和面干状态。
3.放线
-根据设计图纸和现场控制点,弹出墙体的中心线和边线。
-在墙体的转角处和交接处,设置皮数杆,并在皮数杆上标明砌块的皮数、灰缝厚度和竖向构造的变化部位。
4.墙体拉结筋设置
-墙体拉结筋的规格、数量、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拉结筋的设置方法:采用植筋或预埋的方式,将拉结筋与结构柱或墙体连接牢固。植筋的钻孔深度和孔径应符合要求,植入的拉结筋应进行拉拔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5.排砖撂底
-根据墙体的尺寸和砌块的规格,进行排砖撂底,确定砌块的排列方式和灰缝厚度。
-加气混凝土砌块的砌筑应上下错缝,搭砌长度不宜小于砌块长度的1/3,且不应小于150mm。当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应在水平灰缝中设置2根直径为6mm的拉结钢筋或焊接钢筋网片,拉结钢筋或焊接钢筋网片的长度不应小于700mm。
6.砌块砌筑
-加气混凝土砌块应提前[天数]浇水湿润,使其含水率控制在[规定范围]。
-砌筑时,应采用专用的砌筑工具,如瓦刀、灰板等,将砌块底面朝上反砌于墙上。
-砌块的砌筑应从转角处或定位砌块开始,内外墙同时砌筑,纵横墙交错搭接。
-每皮砌块砌筑时,应先在砌块底面满铺砂浆,然后将砌块按线就位、摆正,用木槌或橡皮锤轻击砌块,使其与下层砌块紧密结合,灰缝应均匀一致。
-砌筑过程中,应随时用托线板检查墙体的垂直度,用靠尺检查墙体的平整度,发现偏差及时纠正。
7.灰缝处理
-加气混凝土砌块的水平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宽度应控制在[规定范围]。
-灰缝应饱满、密实,不得出现瞎缝、透明缝。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应低于90%,竖向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应低于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