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公共政策过程案例.pptx

发布:2020-02-24约小于1千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流浪游乞人员管理上的政策变迁 ——以“孙志刚事件”为例 ;一、“孙志刚事件” 回顾;4月25日:南方都市报刊登《一大学毕业生因无暂住证被收容并遭毒打致死》一文。 5月14日: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法学博士俞江与腾彪、许志永两位法学博士以中国公民的名义,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上书,建议对《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进行违宪审查。“上书”指出人身自由是由《宪法》所固定的根本权利,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5月18日:孙志刚的遗体在广州火化。5月23日:我国著名法学专家贺卫方、盛洪、沈岿、萧瀚、何??波联合上书全国人大常委会,提请就孙志刚案及收容遣送制度实施状况依照《宪法》启动特别调查程序。 6月5—6日: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审理乔燕琴等12人伤害(致死)孙志刚一案。 ;6月9日: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2003]穗中法刑初字第134号《刑事判决书》,就孙志刚被故意伤害致死案做出一审判决:主犯乔燕琴被判处死刑;第二主犯李海婴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其余十名罪犯胡金艳、乔志军、李文星、何家红、韦延良、李龙生、吕二朋、张明君、周利伟、钟辽国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至无期徒刑。 6月9日:孙志刚案涉及的原广州市公安局天河区分局黄村街派出所民警李耀辉,原广州市脑科医院江村住院部副主任张耀辉,原广州市收容人员救治站负责人彭红军,医生任浩强,护士邹丽萍、曾伟林等6人,以玩忽职守罪,被广州市天河区人民法院和白云区人民法院分别判处有期徒刑二至三年。 6月10日:孙志刚被故意伤害致死案中涉及的其他23名违反党纪政纪的有关责任人员,经广州市委、市政府同意,已由广州市纪委、市监察局和有关单位给予党纪、政纪严肃处分。;;二、“孙志刚事件”的政策过程研究价值;三、“孙志刚事件”背后新的过程理论的建构 ;;孙志刚悲剧与上书共同完成 孙案中的领导批示 新闻媒体的大规模介入 公共政策表现为一个从政策需要出发,在多极政策主体的互动中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大致有如下环节:政策需要,政策目标,政策结构,政策距离与政策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政策的政治性是十分明显的,但是也有技术的因素存在。 政策是一个多极的事件,它的主体、发展与性质都是一种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也就是说政策是一个围绕政策需要的系统过程。 ;;四、“孙志刚事件”中政策过程的意义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