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BPR的概念_原创精品文档.pdf

发布:2024-12-19约1.2万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BPR的概念:

业务流程重组BPR(BusinessProcessReengineering)是最早由美国的MichaelHammer和

JamesChamps提出的一种管理思想。它强调以业务流程为改造对象和中心、以关心客户的

需求和满意度为目标、对现有的业务流程进行根本的再思考和彻底的再设计,利用先进的制

造技术、信息技术以及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最大限度实现技术上的功能集成和管理上的职能

集成,以打破传统的职能型组织结构,建立全新的过程型组织结构,从而实现企业经营在成

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的巨大改善。它的重组模式是:以作业流程为中心、金字塔状

的组织结构、使企业能适应信息社会的高效率和快节奏、适合企业员工参与企业管理、实现

企业内部上下左右的有效沟通、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较大的灵活性。

根据流程范围和重组特征,可将BPR分为三类:

1.功能内的BPR

通常是指对职能内部的流程进行重组。在旧体制下,各职能管理机构重叠、中间层次多,

而这些中间管理层一般只执行一些非创造性的统计、汇总、填表等工作,计算机完全可以取

代这些业务而将中间层取消,使每项职能从头至尾只有一个职能机构管理,做到机构不重叠、

业务不重复。例如物资管理由分层管理改为集中管理,取消二级仓库;财务核算系统将原始

数据输入计算机,全部核算工作由计算机完成,变多级核算为一级核算等。

2.功能间的BPR

是指在企业范围内,跨越多个职能部门边界的业务流程重组。例如新产品开发机构重组,

以开发某一新产品为目标,组织集设计、工艺、生产、供应、检验人员为一体的承包组,打

破部门的界限,实行团队管理,以及将设计、工艺、生产制造并行交叉的作业管理等。这种

组织结构灵活机动,适应性强,将各部门人员组织在一起,使许多工作可平行处理,从而可

大幅度地缩短新产品的开发周期

3.组织间的BPR

这是指发生在两个以上企业之间的业务重组,如:企业的并购等

实施BPR的要点

1.应该面向企业作业流程,作业流程是指这样一系列活动:即进行一项或多项投入,

以创造出顾客所认同的有价值的产出。在传统劳动分工的影响下,作业流程被分割成各种简

单的任务,经理们将精力集中于个别任务效率的提高上,而忽略了最终目标,即满足顾客的

需求。而实施BPR就是要有全局的思想,从整体上确认企业的作业流程,追求全局最优,而

不是个别最优。

2.必须面向顾客。顾客的选择范围扩大,期望值提高,如何满足客户需求,解决“个

性化提高”和“交货期缩短”之间的矛盾,己成为困扰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实施BPR如同

“白纸上作画”,这张白纸应是为顾客准备的,首先应当由顾客根据自己的意思填满,其中

包括产品的品种、质量、款式、交货期、价格、办事程序、售后服务等,然后企业围绕顾客

的意愿,开展重组工作。这是成功的关键,因此必须投入大量的精力。

3.BPR与信息技术紧密相关,但是两者决非是等同,BPR是一种思想,而信息技术是

一种技术,BPR可以独立于信息技术存在,但是这种独立是相对的,在BPR由思想到现实的

转变中,信息技术起了一种良好的催化剂的作用,因此合理的运用信息技术是BPR成功实施

的保证。首先从全球范围看,随着Internet、企业内部网Intranet和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

信息技术正广泛而深入地介入我们的生活,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在这种情形

下,想脱离信息技术而完成BPR几乎是不可能的;其次若把BPR比作一种化学反应,那么信

息技术就是催化剂,离开了它,反应虽可进行,但却难以达到理想的结果。正因为此,合理

运用信息技术成为BPR的难点和要点所在

BPR项目实施中常用的五大手法:

1.头脑风暴法和德尔菲法

在讨论公司战略远景规划、决定企业再造时机过程中,头脑风暴法和德尔菲法是两种有

用的方法。在运用头脑风暴法进行讨论时,鼓励与会者提出尽可能大胆的设想,同时不允许

对别人提出的观点进行批评。运用头脑风暴法有助于我们发现现有企业流程中的弊病,提出

根本性的改造设想。一些软件工具也可以用来支持这种讨论,与会者可以同时和匿名地对讨

论议题提出他们的建议和意见,根据关键字来进行存储、检索、注释、分类和评价。德尔菲

法则经常用来论证企业再造方案的可行性。可以将初步的再造方案发给若干事先选定的信息

系统专家,征求他们的意见。然后将各位专家的反馈意见经过整理和分析后,第2次再发给

专家,让他们考虑其他专家的看法,对有分歧的地方进行更深入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