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课题研究阶段性-工作总结报告.docx

发布:2019-05-02约1.96万字共4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初中思想品德课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 课题研究阶段性工作总结报告 根据《初中思想品德课上学生行为习惯教育的研究 》这一 课题实 施步骤和课题研究内容,特制订本课题阶段性工作总结报告。 一、课题概述。 (1)课题来源 古人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这是告诉我们,一个人要有是非观念,要明辨善恶,要有良好的品德。自古以来,中 国就重视道德教化, 孔子曾提出 “道之以政, 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意思是说,用政令来治理百姓,用刑法来整顿他们,老百姓只求能免于犯罪受惩罚, 却没有廉耻之心;用道德引导百姓,用礼制去同化他们,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有归服之心。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 但小学生良好品德的培养工作却仍需进一步加强。世纪之交,中央确定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的战略任务,对小学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 《关于进一步加强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对小学生重点是规范其基本言行,培养良好的道德习惯”。青少年是我们未来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道德素质状况将直接关系到新一代国民的道德水平, 而青少年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良好品德的养成教育。 因此,坚持从小学生的良好品德的养成教育 1 入手,有利于克服德育工作中追求“高、大、全”的弊端,有利于增 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而且对推进素质教育, 适应新的时代环境和形 势都具有重要意义。 百行德为首,立德育为先。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 要( 2010—2020 年)》中提出,“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 求”;“坚持德育为先是纲要战略主题的首要目标 ,, 把德育渗透于教 育教学的各个环节 ,, 创新德育形式, 丰富德育内容, 不断提高德育 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 青少年是整个社会成员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们也是成长中的小公 民。他们道德素质的发展状况,是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重要标志。帮 助广大少年儿童养成良好品德,既是少年儿童德育教育的基本内容, 也是少年儿童德育教育的重要目标, 而且他们的道德素质状况将直接 关系到新一代国民的道德水平。 由此,提出这个课题是有现实意义的。 (2)课题实施步骤 1 、课题准备阶段( 2016 年 4 月上旬) 填写课题申报表,申请立项;立项批准后,写出开题报告。写研 究实施计划,并进行理论学习与相关资料搜集, 撰写学习笔记和心得 体会。 2、实验研究阶段( 2016 年 5 月—— 2017 年 3 月) 课题组成员根据分工,结合所执教班级学生状况开展实践操作, 就学生品德缺失、良好品德养成方式方法、 主题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 2 品德养成策略途径、案例积累等方面进行扎实研究。 2017 年 4 月;课题组成员召开研究成果交流会,总结研究经验, 解决研究中发现的问题, 进行初步的实验成果分析。 撰写阶段性课题 研究总结报告。 (3)研究现状分析 1、学生在养成方面暴露的问题较为严重。在学校中,常常可以看到“高分低能,高分低德”的现象。朱永新教授在《新教育之梦》中这样指出“在我们的德育工作中,我们一直热衷于搞道德教育课,把道德教育文学化、大纲化,其实,这样的道德教育效果是很脆弱,很苍白无力的。” 2、养成教育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有不少成功的做法可供借鉴 . 本次我校的研究课题, 针对学生的实际, 重点研究进行良好行为习惯 养成教育的内容、途径以及方法。开展一系列适应小学生年龄特点、 具有实效性的教育活动, 总结出可操作的并带有规律性示范性的教育 措施,从而使我校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逐步科学化、 系列化、 规范化,使我校学生从知道要这样做的起点上逐步升华到自己应该这样做,使学生的修养更高、行为更规范、成为有良好教养的学生,为学生的成才奠定良好基础, 达到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有较大提高的目的。 4)课题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所谓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 是对学生行为 指导与良好习惯培养的一种教育模式。 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 3 生十分注重习惯的培养,他认为,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著名教育家陈鹤琴认为,习惯贵在从小培养,他指出: “教育一个人要从小就注意,讲话怎样讲,批评怎样批评,做人的态度,对人的礼貌,以及一切的一切都要从小养成。 ” 素质教育的实质就是促进每个受教育者全面主动发展, 促进每个受教育者人格与个性的养成。 有一位教育专家曾有过这样的论述: “你在孩子的心灵播下思想的种子, 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 播下行为的种子,就会获得习惯的收获; 你播下习惯的种子, 就会获得品德的收获;你播下品德的种子,就会获得命运的收获。 ”可见,良好习惯的养成,对孩子的一生是多么的重要。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